今天读了一篇教育类文章,主题是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文章开头讲述了一个孩子在考前焦虑不安,吃不好,睡不香,一心想通过多复习考取好成绩,但这种状态让家长更担心。
由此引出一个问题:面对孩子的考前焦虑,家长该如何做?是和孩子一起紧张,还是故作淡定? 其实,考试焦虑几乎人人都会经历,没有人敢说自己考试从不焦虑。
而且,考试贯穿人生很多阶段,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等,都很常见。
我家孩子刚升入高一,与初中相比,考试更为频繁,周考、月考、联考接连不断,每次的发挥状态也各不相同:有时侯,能正常发挥,感觉良好;有时候,明明是会做的简单题目,却非常遗憾地做错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呢?结合我的阅读与思考,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告诉孩子“考前焦虑”的真相。
让孩子明白,考前感到紧张、焦虑是正常现象,无需刻意逃避或强行消除。根据叶克斯-多得森曲线,学习过程中保持适度的焦虑感,反倒能提升学习效率。
第二,保持正常作息。
不必刻意让孩子早睡、早起,更不要熬夜,生物钟一旦形成,便相对固定,不要随意打乱,强行改变,反而容易失眠,休息不好,会让人更加焦虑。
第三,坚持清淡饮食。
不要因为孩子要考试,为他加油,就想着让饮食更美味、更丰富,孩子拒绝不了饮食的诱惑,一不小心吃多了,会给孩子肠胃增加负担,反而影响他的正常发挥。
最好吃平时经常吃的食物,每餐吃到七八分饱,保持一定的饥饿感,更有利于提升精力,这一点我家孩子亲测有效。
第四,学会放松心态。
考试犹如人生,起起伏伏本就正常,很少有人总是能一帆风顺、名列前茅。
承认不可控,反而能加强孩子的掌控感;不过分追求考好,反而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让孩子把会做的题做完,把可得分拿到。不会做的题尽力而为,错了也不可惜,这也是提升掌控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