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昌溪有“徽州(歙南)第一村”的美誉,昌溪吴姓是望族,古时做茶叶生意,“吴茶”名甲天下。昌溪是文化古村,文化名人数不胜数,如国画大师吴寿仙,吴淑娟,吴皖生,书法大师吴进贤,吴清望(曾任江苏昆山知县),经学大师吴承仕,武术大师吴志青,翻译大师吴云森(是武术大师吴志青之子),民间艺术吴叶根,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等。
我们到昌溪古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山绿水中长长的板凳桥,同学们走到板凳桥上去集体秀,个人秀。然后看到了林荫蔽日,树荫如盖,形态神奇,相互偎抱,同属不同种的千年龙凤古樟树和鸳鸯槐树,我们在主干直径3米,高40米的千年古龙凤樟树前攀龙附凤,合抱樟树,非常嗨皮!据说这棵千年古樟树,夏可遮阳避暑,冬可挡风御寒,是“忠烈庙”防风防洪的天然屏障,人们坐在沙墩上纳凉、谈心、下棋、钓鱼,悠然自得,这是昌溪十景之一的“沙墩垂钓”。然而这对千年情侣,曾遭受过生死之灾,1958年,为了熬樟脑油,有人想砍掉这两棵樟树,谁知第一斧砍下去,伐木者当场晕倒,乡人惊呼:“神树,伤不得”,也有人说,这是八老爷显灵,保佑这对情侣万年好和。
然后我们去了忠烈庙,这座古庙建于元代至正14年(1354年),长17.2米,宽14.2米,共有三间,左间供了土地菩萨,社公,社母神,以报昌溪五谷丰登,烟火不断。右间供了关帝及关平,周仓神像,以保昌溪四季平安,德义永驻。正间供了汪公大帝(越国公汪华)及其第八子(汪俊 村人称其“八老爷”)狂尊忠臣烈士父子神像,以保昌溪人丁兴旺,百业昌盛。忠烈庙柱子上分别悬挂有楹联“德被生民永享春秋祭,功封社稷丕昭今古隆”,“英雄千古山河壮,忠烈一心天地长”,“铁马金戈开霸国于六郡,太湖昌水壮庙貌于千秋”。庙前广场用各色石英石,云母石铺缀成“鹤鹿同春”,“丹凤朝阳”,“连升三载”等图案。擅长考古的原市委副书记张脉贤赞道:“这只在皇家公园见过”。广场前石磅下是横贯东西的长街,“S”形玉溪(村里人称此为八老爷的玉腰带,故称此为玉溪)从护栏下淌过至沙墩处入昌溪河,庙后的古银杏及庙前的古鸳鸯槐,古龙凤樟,构筑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去了太湖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亲题“第一世家”的匾额,背上的八条鳌鱼栩栩如生,太湖祠堂里有“惜食惜食缘非惜财而惜德,求名求利只须求己莫求人”的楹联,它告诫吴氏子孙以道德处人处事,以勤奋成名成仕。
然后我们去了赫赫有名,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木牌坊——寿乐堂,这里的规模虽然较祖祠太湖祠小,但建筑艺术极为精湛。柱梁全部选用优质柏木,前后三进,正梁长13米,高1米,为徽州第一大双梁。天井围栏的十二块石料选用带天然石纹的景纹石,上有山水,花草,雷电等自然生成的图案。祠前的木牌坊(全国仅此一处),有咸丰年间的御赐“七叶衍祥”,堪称中华一绝。木牌坊是员工支祠的门坊, 四柱三楼,四柱为优质柏木,用抱鼓石紧抱,上部木质宫殿式明间高出次层一层。匾上楷书“员公支祠”,高瓴垂背,八角翘起,圆檐滴水。《中国建筑史》称:“此坊与坊前月池和坊后颇深的祠堂建筑回,浑为一体,给人以气吞山河的感觉”。
最后我们还看了三眼古井,并由此知道了吴进贤为三眼古井写的一首诗:
三眼井,七眼塘,
昌溪出的好姑娘。
布针眼里飞彩凤,
草耙柄上出白洋。
十三知里又知外,
十五嫁个生意郎,
一世都风光。
三眼井,七眼塘,
昌溪出的好儿郎。
算盘子里藏富贵,
羊豪尖上堆金山桥。
十三识文又断字,
十五跟人下苏杭,
发财再回乡。
短短时间匆匆千年昌溪古村落行,只看了以上昌溪的几个景点,昌溪有太多让我探寻的名人古迹,人文和自然风光,以后再去昌溪,一定探访更多的地方,徒步走几条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