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像钻石,给他什么样的光,给你什么样的彩。
作者 | 洛书
来源 | 深度育儿(ID:baomabaobao)
孤独孩子背后是言而无信的父母来自萝卜心理Psyrobot
小时候爸爸妈妈一直用著名的“巴甫洛夫的狗“实验来激励我,养成好习惯,简单的来说,就是设立奖惩制度。
每个学期开始的时候预测一个年级排名或者月考成绩目标,如果达到这个排名或成绩就可以获得物质奖励。但是每次实施的效果都不好,说了给钱,最后也是妈妈帮你存着;说了出去玩,也是下次爸爸有时间再带你去玩。
这些经历也是我童年的阴影之一,父母的权威性在一次次哄骗之后,所剩无几。如果真的想要利用奖惩制度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又该怎么做呢?
前天和姐姐一起逛超市,聊起八月的出行计划,姐姐说三口人一起去上海,机票都买好了。
一边的瑶瑶听见了,跑过来拉住姐姐的裙摆“妈妈妈妈,那我们还去不去看水洞呀?我都考到前三名啦,你答应我啦对不对?”
姐姐似乎不以为意,摸摸瑶瑶的小脸说“等爸爸妈妈下次休假的,肯定带瑶瑶去,乖。”
一言既出,我眼见着瑶瑶的眼眶红了,豆大的泪珠噼里啪啦地往下掉,一边哭一边小声咕哝着“妈妈大坏蛋,又骗我又骗我。”
我哄着宝宝,这次先听妈妈的话,过几天小姨带你去。
可孩子还是哭了好久。
回到家,5岁的瑶瑶话中的那个“又”字,使我陷入深思,在家庭中,很多父母都在理直气壮地失信于孩子。
▷1◁
变相的“欺骗式育儿”
在中国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似乎都是以主观意志为标准的家长,一方面要求孩子亲贤才远网络,学习好得分高;一方面又要孩子品学兼优,德智美劳,书呆子坚决不能要。
在让孩子一路走高、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家长不遗余力,用尽奇招,最终发现了“奖励式育儿”的好办法。
“只要你考好了,妈妈就奖励你...”
“想要零花钱先做家务,拖一次地5块钱。”
“只要你数学考到95分以上,妈妈就给你买新衣服。”
家长的这些承诺是一种激励,孩子会专注地、努力地去达到自己定下的目标,以求得自己愿望的满足。
但这些奖励也会变成压顶巨石,碾压孩子小小的内心世界,会在什么时候呢?——孩子千辛万苦达成了约定,而父母却不履行承诺的时候。
压垮孩子的内心世界,骗他一次就够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调查中发现,中小学生最不满意父母的12种行为中,“说话不算数”占43.6%,高居第一位。
社会学家林·扎克曾说:父母是子女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该把激励变欺骗,更不能辜负孩子的这份信任,因为在他们心里我们是英雄,更是学习的榜样。
▷2◁
家庭中的诚信教育,一念阴阳
教育博士陈美玲曾说:“不要对孩子撒谎,比如说答应孩子明天带他去公园踢球,怎么累都要去的。”
反之,不守信的家长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阴影呢?
她如是说:“要不小孩子会觉得,你是撒谎,要是小孩子他不相信人的话,他一生都是很孤独的了。”
很多家长都以为孩子小,好糊弄,殊不知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会深深影响孩子的成长。
父母失信于孩子,伤害是非常大的,比如:
家长会慢慢失去孩子的信任;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你说话不算数,孩子很可能也觉得承诺无足轻重,变得不守信、轻责任;
孩子不再敞开心扉与父母沟通,与父母产生隔阂,封闭自我。
诚信树人,失信毁人,仅在父母一念之间。
▷3◁
中国式亲密关系:不要轻易许诺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引起热议:
孩子真的达到了目标,父亲却开始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轻易许下了这个承诺?
有一条高赞回答,如是说:
看到这里,不禁要问这位父亲:你到底希不希望孩子进步呢?
如果你希望,那就履行承诺。
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是与生俱来的,也许你认为只是无意间的玩笑或搪塞,但他们都会深深记得。
前段时间播出的《少年派》,有一个片段让我感触很深。
林妙妙考试及格,爸爸答应奖励她1000元,但是女儿好不容易考过了及格线。老妈只给了100元,还说下次继续进步就涨到200。
面对女儿的质疑,妈妈理直气壮地说“你如果不小心考上清华北大,我还不得倾家荡产啊?”
女儿生气道“你们大人就是说话不算话。”后来干脆自暴自弃“我下回再也不考好了。”
父母完全可以事先不承诺那么大的数额,但还是衷于“空许约”,不过是这条路好走,孩子更听话。
但“哄骗”终究不能长久,不管哪一种深爱,都是要用真心去换的。
▷4◁
以身作则,有诺必践
应采儿作客综艺《童言有计》,分享了自己教育儿子Jasper的一个心得。
她说“无论自己贪玩睡得多晚,答应儿子第二天7点钟去哪里玩,死都要爬起来!”
“虽然你后悔极了,昨天晚上为什么要答应,但你得做到,这就是妈妈嘛。”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言:“家庭教育不是管理,是示范和引导。”
说好了的事决不能反悔,家长在孩子面前失了诚信,还何谈威信呢?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我们要把他们当做独立的个体平等看待。大人常说“人无信不立”、“诚信为本”,因此我们也以此为准则要求孩子。
若父母想培养出真君子,非“以身作则”不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董卿也说过“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只要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
而不是教孩子一套,父母另做一套。
父母重一言之信,长此以往,方能使孩子不令而信。
▷5◁
及时给孩子一个解释
同是给孩子考试进步的奖励,师姐教会我了很多。师姐的女儿上小学二年级,其他科都很好但就是语文作文不会写,字数总是不够。
她和女儿沟通,女儿同意后师姐报了作文班。
她们的约定是只要宝贝努力听老师的话,每天都写一点,只要写出一篇600字的文章,爸爸妈妈就带她去野餐。
女儿特别努力,随堂笔记记得一字不差,自己还会主动找书看,找素材记在小本本上。
有一天师姐正在出差,老公发微信,是女儿自己拍的作文图片,满满当当的700两篇多,还超额完成了。
无奈师姐一周后才能回家,女儿又不愿只和爸爸两个人去。
师姐满含歉意地向女儿解释了原因,没想到女儿没有不理解和哭闹,反倒很开心“没关系妈妈你先忙,回来我们一起玩呀!”
师姐跟我讲这件事时还笑说,还不是自己从来没有骗过女儿,要不这小人精能没脾气吗?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罗达·邓尼说: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人的习惯。
一句道歉没那么难,教育孩子是灵魂交流的过程,发自内心的尊重孩子感受得到。
要知道孩子要的不仅是一份奖励,更多的是爸爸妈妈对自己努力付出的肯定和尊重。
孩子就像钻石一样,你给予他什么样的光,他就反给你什么样的彩。
我们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何不放下“父母身段”与孩子心贴心、肩并肩地走人世一遭,与他们共同成长。
▷6◁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曾给孩子讲过一个故事:
当代著名画家李苦禅,为人诚信爽直,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一位朋友请他画画,他因事没有按时完成。
后来老友病故,当他接到讣告的时候满面羞赧,立马提笔作画,画名“百莲图”,并郑重地题上朋友的名字,盖上印章。
他将这幅画拿到园中烧掉,以此吊唁。而后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以后要有朋友要画,可务必要及时催我,不可失信于人啊!
《荀子·不苟》有言: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君子想要修身养心,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诚”,至诚无伪,去对待人和事。
孩子不是父母的续篇,但父母的言行举止、品德性格都会一点一滴地渗入孩子的灵魂,成为孩子一生的名片与信条。
中国人民大学伍倩老师曾说:孩子天生愿意依恋父母、信任父母,假如孩子不和家长敞开心扉,一定是失望太多次,终于绝望了。
等孩子长大了,家长们再想找他们沟通,孩子们的反应一定会让家长受伤。而那些感受,孩子们都曾一一亲历。
唯愿每位父母都能言而有信,行而有果。
匆匆一生,给予孩子的永远都是金子般光辉的人生底色!
- The End -
作者简介:洛书,愿世上疮痍,人间疾苦,尽作笔底波澜
图片声明:网络,《巴黎淘气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