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沉迷写作,自然多读了些书,文字也类似于工厂生产的流程,阅读是原材料的投入,写作是成品的输出,只有保证足够的输入才能有输出,而且是厚积薄发。
读的东西多了,也渐渐发现之前的一些对于文学和文字的理解片面了、偏颇了。我苦思冥想其中的缘由,也许多年来统治着中学语文课堂的那些陈词滥调是罪魁祸首。
" 这篇文章使用了什么手法?寄托了作者的什么感情?表现了什么精神?传达了什么思想?"我保证这些问题大家一定不陌生,在中学的语文阅读理解中都是经典的制式问题。
给大家举个熟悉的例子,中学课文里有一篇鲁迅的《秋夜》,其中有句话是这样写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大家还记得当时的教案是怎样分析的吗?“这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指出赞颂对象,使读者有一个突出而强烈的印象”。现在再看这种分析,真实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难以说服大众。
多年来我也一直被这句话困惑着,究竟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何在?直到前段时间我看到了台湾的小说奇才张大春的解释,才感觉瞬间释然了,通透了。他说:“如果将鲁迅的原文修改成“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这样的句子,读者将无法体会到那种站在后园里缓慢转移目光、逐一审视两株枣树的况味。”换做现在流行的说法,大抵类似于“代入感不强”吧。
张大春的解释令人信服,为什么?因为任何一个读者,只要你用心跟随鲁迅的文字,你的大脑里出现的场景——镜头的转移以及画面的切换,一定和张大春如出一辙。而且,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即使把这篇文章拍成电影,编剧在此处都不用修改剧本了,因为鲁迅的文字自带了电影画面的属性。
其实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何尝不是一次去伪存真之旅呢,改变甚至颠覆原来自己对于一些文章和文字的理解和看法,最终去找到“真我”。
这里的去伪存真是及其重要的,可能是少年时期被灌输了过多的“三聚氰胺”吧,导致多年来一直营养不良,也对阅读和文字疏远了好多。犹记得当年的阅读之后一定要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那样写?分析本身无害,可是当时给出我们的答案让我实在是不敢恭维。当时的作文也是如出一辙,每次写到做完了一件好事,一定要在结尾加一句“我抬起头,感觉天空更蓝了”亦或是“我低下头,感觉胸前的红领巾更红了”这样的话,似乎我们的一次抬头低头,世界就变了。还好后来通过大量的阅读锻炼,才慢慢的恢复了元气,清除了体内的毒素,又再次爱上了阅读和写作。
最近有人让我帮他们写一些官方的文章,我都婉言相拒了,不是不给人面子,而是现在我实在写不出那种“深刻领会”、“贯彻执行”的文章了。即使打了鸡血,写的过多也无太多益处,只会加速老化进程,过早衰老。
经过一段时间的写作,我深深地感受到表达是每个人根深蒂固的需求,而写作不失为一种独特的方式。而深受分享经济影响的我也喜欢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诉诸于文字分享给大家,虽然文笔不敢恭维,但自求表达真实,不虚伪、不做作,不迎合。最后我只想说,文字诚可贵,真实价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