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故事,总是不乏各种各样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好比一颗颗精致的串珠,乱中有序地排列在那里,碰撞而生情节,演绎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大军师司马懿》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一、懿之友敌
1
曹丕:一对君臣,一世博弈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三国时期魏朝的创建者。丕少时弓马娴熟,通读经书。稍长,便随军作战,历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建安22年(217年),被曹操立为嗣。曹操死后,丕袭魏王。延康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为魏文帝,都洛阳。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建置。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号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从履历上看,曹丕的上位似乎是板上钉钉的顺风顺水,这不奇怪,用后来人的眼光看,很多名人的发迹史都会显得轻而易举,理所应当。可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实际情况要曲折太多。
曹操育有多子,其中人们最熟悉的有年少称象的曹冲、七步成诗的曹植、黄须儿战将曹彰等。
而当时的曹丕呢?
才不如曹冲,文无过曹植,武不及曹彰。
若是和其他几位兄弟一样碌碌无为也就罢了,最多不过做一个逍遥纨绔的富贵闲人,整日吃喝玩乐,闲来调戏一下美婢,也是不错的活法儿,反正有曹操这棵大树荫庇着,不至于遭受冻馁之苦。
可偏偏,曹丕年少从军看遍战乱,早就立志要天下一统,还百姓以安乐。
这就比较痛苦了,想要像父亲那样单枪匹马拉起一支队伍来平定天下肯定不现实,何况放着这么庞大的宗族势力不用,自己另起炉灶,那是傻子才会做的行径。
于是只剩一条路:成为世子。
只有成为曹氏的继承人,才能借助曹氏势力,施展自己胸中的理想抱负。
然而现实往往骨感,除了刚才说的在众兄弟中文武不显外,最令他无奈的是,父亲根本没有看重过自己,比如:建安十五年(210年),曹丕被司徒赵温举荐,可曹操认为赵温举荐他的儿子,并不是因为真实的才能,因此使侍中守光禄勋郗虑持节奉策免去赵温官职。
曹丕听到这个消息都要哭了吧:你不认可我也就算了,可别人都已经举荐到你面前了,你不光不同意还把人家给免了职,这得是有多嫌弃我啊!
更尴尬的是,按照古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身兼嫡长的曹丕早该成为世子,可事实却是,直到建安22年(217年)——即曹操长子曹昂战死(建安二年)二十年后才被立为嗣子,想必这段时间,曹丕过得该是无比煎熬憋闷吧。
这也就不难理解,当看到司马懿在月旦评上崭露头角,在衣带诏事件中施巧计为父脱困时,他有多惊喜了。茫茫朝野,放眼四顾,不是追随父亲已久的袍泽武将,就是城府深沉难以揣测的文官,自己的班底实在太过薄弱,正是需要新鲜血液的时候。
此人,我要定了!
曹丕暗下决心。
司马防出狱后,他信心满满地去往司马府,见到司马懿,先是分析了一番荀彧帮助司马一家的两种可能性,然后直截了当地挑明来意——欲拉拢司马懿共图大业。没想到司马懿虽诚惶诚恐,却还是婉拒了曹丕的入仕邀请,这让曹丕愤懑之余而又无可奈何,只得愠怒着拂袖而去。
两人的第一次正式会面不欢而散。
想想也是,且不说此时的曹丕尚无夺嫡的把握,尽管司马懿之前不由自主卷入了朝堂之争,可司马家自身已经风雨飘摇,面对贸然前来纳贤的曹丕,哪敢轻易表态。
然而随着时局变动,世殊事异,司马懿越来越感觉到,一味地逃离朝堂已经不是保全之道,于是,在经过多次接触以及仁义木事件后,他终于下定决心追随曹丕。
曹丕得偿所愿,在司马懿的帮助下,一次次化险为夷,最后终于赢得太子之位,成为大魏开国之君。
彼时的司马懿虽有“鹰视狼顾”之相,却实无狼子野心,一心一意推行新政,抑制宗族外戚势力,对内休养生息,对外避免战乱,堪为重臣表率。
而曹丕在经历了夺嫡之争后也深深意识到了宗族势力的尾大不掉,所以在新政的支持上不遗余力,帮司马懿挡下了不少曹氏宗亲的压力,为大魏将来的一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杨修临死前曾断言曹丕是“阴刻之君”,阴刻,即内心阴郁,刻薄寡恩,彪悍而无所畏惧,可谓一语成谶。这也难怪,乱世中,头上有曹操这样经天纬地的雄才父亲,身边有曹植曹冲这样才华横溢的幼弟,面对这一家子人杰,不郁闷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自己还有着满腔抱负想要实现的时候!
所以曹丕的前半生可以说是心头一把刀,忍了又忍。
同为家中次子的司马懿在这方面就比曹丕幸运多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虽说家有悍妻,可谁清楚那是不是秀恩爱的另一种形式呢?
司马懿辛苦的是后半生,内修新政受阻,外遇强敌难抗,只能一点一点的下水磨功夫,也逃不过个忍字。
于是老二见老二,同为忍者,能不引为知己乎?
尽管这对君臣有过忌惮防范,但大多数时候还是能推心置腹。
乱世这盘棋,不得不承认,二人对弈的风生水起。
堪称精彩!
2
诸葛亮:最难缠的对手,最知心的敌人
有一人。
他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以“隆中对”方略奠定蜀国基业,刚一出仕便火烧博望坡,随后东吴舌战群儒,赤壁草船借箭,白帝城受先主托孤,为兴复汉室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胸中韬略冠绝天下,几无败绩。
即使是在枭雄云集,名将辈出的三国时代,他仍是夜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一生传奇,真正当得起流芳百世四字。
他是诸葛亮。
当诸葛亮已经开始以令人惊艳的姿态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他不会知道,自己一生心心念念的中原大地上,有一个青年书生正手持他的画像,只因未曾谋面故而不敢下笔点出五官,可心中却盼望着此生能与之有相见的机会。
当时,书生因为拒仕而自断双腿,正在家休养。但在不久之后,他就会逐渐登上权力的高台,离那个人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直至某一日,两人终于直面彼此,孔明喟然长叹:“此人知我。”
书生姓司马。
进入后三国时期,东吴限于条件,只能蜷缩一隅,实际上的争霸主要是围绕魏、蜀之间展开的。蜀国想要入主中原,光复汉室,魏国则想早灭西蜀,天下一统。作为两国当时最顶尖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正面对决无可避免。
不过从本心来说,二人想法还是有所不同,司马懿善隐忍,他宁愿魏国内部继续休养生息,待到军强马壮,国力富足之时,再大举征伐。而诸葛亮则不同,他深知蜀国物产贫瘠时不我待,难以承受大战所需,所以当机立断,数次北上讨伐,希冀着一战功成。
剧中,两人直面的机会有两次。
第一次是在空城计时。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北伐粮道据点街亭,不料马谡刚愎自用,丢了街亭,诸葛亮为保全三郡百姓性命,只好在西城兵行险着,以空城计拒敌。
城楼上,两童子侍立在旁,诸葛亮一袭白衣,悠然抚琴。
城门前,大军肃然,司马懿披甲持剑,神色不定。
两两对望,面目宛然。
最终,司马懿受惊后撤,扭头就跑,落下一个千古笑柄。
这次见面,可谓是两败俱伤。诸葛亮一生事事谋在人前,何曾有过把自身安危交与敌手的时候,实在是形势所迫,不得不为,憋屈的很。而司马懿呢,难得占尽上风,可为自家安慰考虑,只能放弃这唾手可得的胜利,背负胆小之名。
第二次是在五丈原时。诸葛亮自知时日无多,接连用计,想激司马懿出战,然而司马懿心如磐石,始终按兵不动。诸葛亮无奈,命使者带着战书和一件女裙前往魏营,说要么接下战书,要么穿上女裙。没想到司马懿并不在意,反而询问来使,诸葛亮近况如何,接着,在众目睽睽之下,司马懿竟然穿上了女裙,走出营帐,当着双方数万将士的面,慨然吟诵诸葛亮名作《出师表》。
诸葛亮闻声而来,心怀激荡,喷出一口热血,心里知道自己已经诱敌失败。
他看着对岸身影,眼神复杂道:“彼,深知我也。”
司马懿吟毕,深行一礼,转身离去。
诸葛亮望天无语,仰面倒下。
这二人一生互为敌手,但诸葛亮最后却不是败给司马懿,而是败给自己。
如同昔日的杨修败给自己的心高气傲,恃才放旷一样,明明可以取得更大成就,可他不愿忍,也不屑忍,临终之际他对司马懿说:“若你能忍到最后,再来告诉我,这时走,与那时走,又有什么分别。”
而诸葛亮败给自己的,是时日无多的遗憾,是鞠躬尽瘁的承诺。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呕心沥血废寝忘食也要克复中原,虽然未能如愿,可却真正做到了死而后已。
诸葛孔明被称为卧龙,龙首未露,已引得天下惊动。
司马仲达被称为冢虎,鹰视狼顾,不得已守冢成家。
他们彼此都是对方最难缠的对手,最知心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