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这章的时候很感动
自述 如果说军旅生涯是我用钢铁铸成的岁月,那么晚年与孙子孙女们的相伴,则如同西双版纳雨林深处最温柔的霞光,为我的生命镀上了一层柔软的金边。他们就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用一个个天真又古怪的“为什么”,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充满乐趣的世界。
一、 “爷爷,你打仗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奥特曼的激光剑?”
小孙子瞪大眼睛,举着他的玩具,问出了这个让我忍俊不禁的问题。
我把他抱到膝上,笑着回答:“因为爷爷和战友们啊,比奥特曼还厉害。我们有‘隐身的激光剑’。”
“在哪里?在哪里?”他着急地在我身上寻找。
“在这里呀,”我指着自己的脑袋,“是智慧;在这里,”我拍拍自己的胸膛,“是勇气。我们靠智慧和勇气,还有战友之间的配合,就能战胜任何怪兽。我们的‘激光剑’看不见,但它最厉害。”
小家伙似懂非懂,但从此以后,他看我的眼神里,除了亲昵,更多了一份崇拜。
二、 “爷爷,你为什么要站在那么远的地方(站岗),不能坐着看电视吗?”
夏日傍晚,我给他们讲站岗的故事,小孙女这样问我。
“因为爷爷的身后,是千家万户的灯光,就像我们家的灯一样。”我指着窗外亮起的万家灯火,“如果爷爷坐着看电视,那些灯可能就会熄灭。爷爷站在那里,就是为了让所有像你一样的小朋友,都能安心地坐在家里看电视呀。”
她想了想,跑过来紧紧抱住我的胳膊:“那爷爷,你现在不用站岗了,可以天天陪我看电视了!”
那一刻,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所有曾经的艰苦与孤独,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无比的甜蜜。
三、 “爷爷,你为什么不害怕?老师说森林里有大蟒蛇!”
当我讲起在热带雨林里行军的故事时,孩子们最关心的就是这些。
“爷爷也怕过呀,”我老实承认,“第一次听见蟒蛇游动的声音,心跳得跟打鼓一样。但是,害怕有用吗?”
他们摇摇头。
“对啦。害怕没用,但知识有用。老班长教我们,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我们要学会辨别声音,观察环境,手里有武器,身边有战友。你看,当你知道了这些,学会了方法,害怕就变成了小心,而小心能让你变得更安全。”
这或许是我能给他们最好的人生课之一:正视恐惧,并用知识和准备去战胜它。
四、 “爷爷,你为什么要把馒头掰开,掉下的渣渣还要吃掉?”
饭桌上,这是我雷打不动的习惯,终于被孙辈发现了。
我收起笑容,神情变得有些严肃而怀念:“因为爷爷当年和战友们巡逻的时候,不是每天都能吃上热乎的馒头。有时候干粮被雨水泡了,有时候运送补给的路断了,一个馒头要分着吃。每一粒粮食,都是救命的东西。这个习惯,爷爷改不了,也不想改。”
孩子们安静下来。从那以后,他们吃饭时,碗里再也见不到剩饭粒。身教,永远胜于言传。
五、 “爷爷,西双版纳和你故事里的一样吗?我们能一起去看看吗?”
这是他们问得最多,也最让我心潮澎湃的问题。我的眼睛透过他们,仿佛又看到了那片熟悉的土地。
“一样,也不一样。”我缓缓说道,“那里的澜沧江水还一样奔流,凤尾竹还一样婀娜。但爷爷当年走的泥巴路,现在变成了宽阔的公路;当年我们用双脚丈量的边境线,现在有了更先进的守护方式。爷爷真想带你们去看看,看看爷爷曾经守护的地方,现在变得多么美丽、多么富强。”
这个约定,成了我们家族最期待的旅行计划。它不仅仅是一次出游,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传承,一次精神的寻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