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阅读积极心理学之父 马丁.塞利格曼 的《活出最乐观的自己》第三章悲观者眼中的挫折 所产生的思考,尚未读完整书,如有偏颇,请见谅!)
乐观、悲观,估计小学生就能准确使用这两个词汇造句了,但如果请我给这两个词做一个清晰界定,还真是说不清。
乐观者与悲观者的关键区别在哪里呢?在于他们的解释风格不同。
啥是解释风格?就是面对已经发生的事情,你如何解释它的成因与影响。举个例子,你给亲爱的老公或者男朋友买了一个生日礼物,结果他很不喜欢,看到这个礼物很失望。OK,来了,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呢?A、他太挑剔了;B、是我没有好好花心思去想该买什么。如果你选A,恭喜你,按这个框架,你是乐观的,不用说B则是悲观者,因为她把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给自己贴了一个不太好的标签,用专业化的术语就是“人格化”,构成解释风格的要素之一。我的理解就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给自己贴标签。
除了“人格化”,另外两个构成解释风格的要素是:永久性与普遍性。永久,是一个度量时间的概念,所以永久性是在时间维度上你如何解释事情。普遍,与范围有关,书中的用词是空间,所以普遍性是在范围上看你如何解释事情。
第三章有一个测试,用一系列情景化题目测查你的解释风格,我把它背后的逻辑整理成了一张表,放在下面。简化一下其中的逻辑,就是:面对让人讨厌的坏事情,你认为它持续时间越短,影响范围约小,自己责任越少,你的乐观分数越,但是,如果你认为它会持续很久、影响范围广、自己责任大,你的悲观分会飙升;面对皆大欢喜的喜事,你认为它永远如此,你总是幸运的,这个美好的结果是普遍性因素带来的,完全是你身上能力等稳定性因素带来的,你就是这么牛的人,恭喜你,你的乐观分依然很高,反之你的悲观分则会高。
注意哦!最终的乐观分数G分减去B分得来的。
当我算出来自己竟然是0分时,简直是惊讶!我还算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知道自己不是乐天派,但也不至于直接打到0啊!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实在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决定严肃认真的理解一下这些题目背后的逻辑,就好像我确定里面有猫腻一样。然后就整理出了如上表格。
整理的过程中,我就释怀了,这个乐观分不高也打紧,太高似乎也有些危险:逃避自身责任的危险,凡事总是挑人家的毛病,比如说两人吵架了,就认为都是对方的问题,这是一个乐观分的得分点;自视过高的危险,认为自己能力超群,好运永远,比如自己救了一个差点噎死的人,就认为自己知道如何处理危机时刻,这是一个乐观分的得分点,而我的选择是我会这种急救技巧。对于有些题目的设置我还颇有微词,就好像是上学时不认可老师的评分标准的感觉,举个例子:你的汽车在深夜的街道上没了汽油。A选项:我没有事先检查一下油箱里还有多少油;B选项:油量计坏了。我选了A,悲观分选项。我有两个抗辩点:其一,一个在生活中一向马虎且懒得动的人,忘了事先检查油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凭啥就说我悲观;其二,题目是汽车没油了,默认就是确实没有油了,如果换个表述:你的汽车仪表盘在深夜街道上显示没汽油了,那我也有可能会选B。一个理性且凡事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在这个量表里得出乐观倾向很不容易。
虽然我最后的得分为0,但我的这个态度——面对0分认为是测查题目有问题,颇有异议,而不是自责的说我就是这样一个悲观的人——却是乐观者的解释风格。
OK,这不是考试,分数不是我锱铢必较的重点,是指向月亮的手指,却不是月亮。实质性的问题是:乐观可以作为我应对生活的策略吗?合适的度在哪里?到底多乐观才是合适的乐观?哪些场景下才应该采用此策略呢?一连串的问题。
反复翻看那些测查解释风格的问题,我给出的答案是:在非具体情境下,底层信念上,保持乐观,比如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我是一个有福气的人,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相信努力的人运气都不会差,诸如此类。但在具体情境下,不建议无条件的乐观,不要简单化的认为自己一向幸运(永久性),能轻松应对这类问题(普遍性),别人都是傻瓜(人格化)。出在自己身上的问题或者说自己能够影响的问题才是自己真正能解决的问题。
那这本书对我的受用之处在哪里?在具体情境下,警惕自己悲观化的解释风格,不要扩大事件的影响力,不要苛责自己。保持及时的自我觉察,当对一个事件的解释出现时,有意识的去检视一下在永久性、普遍性和人格化三个维度上我是否过于悲观了?我是否高估了这件事情的影响力?除了我,也许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引发了这个结果?这些是我需要去刻意练习的。对孩子也是同样,面对她的成功或失败,幸运与不幸,我们引导她时使用了什么样的解释风格?语音的力量比我们预估得要大。
突然又想到了“活在当下”四个字。乐观与悲观,相对于活在当下,都是更有明显倾向性的词汇,有自己明确的方向,不准确的说,可以说是极端。如果称之为是应对策略,相较于乐观与悲观,“活在当下”应该才是更恰当的应对策略吧!充分舒展、包容的接纳当下的所有信息、要素,看到自己,也看到他人,既无自满,也无自责,就是如此,没有放大、也没有缩小,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他。
嗯,臣妾做不到,至少现在还没这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