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几个近期访谈问题。
1、你为梓涵搭建的秘密花园里会放进去小瓷片和谷草垛吗?
A.我曾想像为她搭建的秘密花园是什么样子的呢?想了很久也没有具体的形态。我只能是提供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她可以任性放进她想要放的东西。小瓷片和谷草垛是童年的我发现的宝藏,而梓菡的宝藏由她自己去发现。在养育她的过程中,我带她玩很多现代孩子玩的游戏,比如去公国喂小鱼、做流体画、涂石膏像。还有草地上放风筝,爬坡,跟小朋友聚会吃吃逛逛等。大多时候在家读绘本、画画,做手工。上小学后报各种兴趣班(只要她感兴趣就继续,不感兴趣就停下),包括现在的沙游室。其实所有做这些,是希望她能找到属于她自己的宝藏,建立她自己的秘密花园。
2、当初有可能是什么原因促使了你跟那个小朋友分享了你的秘密呢?
Z. 那个小朋友比我大一岁的样子,住我家房子前排,她岀后门就走几步就到我家,养父家里祖辈还是亲戚。两家父母关系也很好。我记忆里她是我唯一的玩伴。她有妹妹要带,所以我并不能随时找她玩。告诉她我的秘密,可能是太兴奋了,一高兴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她了,她是一个懂事乖巧的孩子,我记忆里她是我7岁前最好的朋友。我现在还有这个特点,愿意把心里的小秘密的事分享给信任的人,过去因缺乏对人性复杂的了解,稍熟悉一点就开始分享,说出去的话对别人来说有不同反应,反过来对我造成伤害。我慢慢学会了选择。
我发现我女儿与我不同,她会很慎重地与人分享,直到她觉得这个人完全可靠才愿意分享。她对关系的品质要求比我高,或许她比我更缺乏安全感。
3、如果把温暖的谷草垛比喻成一位妈妈,你觉得她可能是怎样的一位妈妈?你有可能想跟她说什么?
Z. 如果把谷草垛比着一位妈妈,那她一定是一个稳定恒常在的妈妈,无论我什么时候找她,她都在那里,不会凭空消失;她是一位包容接纳的妈妈,无论我捡拾什么破烂回来(在我的世界里,这些破烂就是宝贝),她都能涵容在她的怀抱;她还是一个温暖有力量的妈妈,能替我遮风挡雨,天塌下来有她顶着,小时候我无数次想像的妈妈,我的困惑她都能解答,任何困难都难不倒她。
如果想跟她说什么,那就是:小时候渴望有个好妈妈,没有想到你(谷草垛)充当了那个替代妈妈。尽管现在意识到这个还是很心酸的,但是对我的成长来说,当时是很重要的一个客体。
4、关于“自由的空间”,你现在有怎样的思考?
关于“自由空间”,这是我一直有体会的。我回想成长过程,除了不能选择怎样的父母和家人外,其实我一直都有自由的空间。陪伴和自由,我得到的自由更多,尽管陪伴的缺失让我内心存有巨大的空洞,但是自由的空间,起码让我沒有朝精神病性人格发展。因为儿时体验过自由的快乐,使我成年后有能力选择离开不合适的环境和关系。有能力去寻找让自己更幸福的生活方式。当然也有遗憾,因为早期的自由散漫,没有人逼迫我学习上进,导致我失去了很多可以走向更远的机会,包括爱的人。
女儿上学后,我有时看到她早岀晚归,即使生病请假,也会有一堆的任务等她去完成。很心疼也很纠结,因为社会环境的压迫感和我内心的恐惧,前期我会给女儿施压,情绪也是随着女儿的状态起伏不定。让女儿的体验不到自由和安全感。而经历这次生病休学复学的过程。我最大的改变是,一是允许她,允许她一些事情做不到,比如考高分,比如一天都不缺勤。二是相信她,相信她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相信她与身俱来的成长力量会帮她找到人生的方向。我能做的是,尽量帮助她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独立自信。尽管对于我是很大的挑战,但是已经开始朝着这个方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