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何帆这周的共读《Us and Them》,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有两个孩子王,后面跟着一堆孩子,这边的看那边的指手画脚,那边的看这边的各种不顺眼,或许那就是最初的我们和他们吧。
在人们的认知中,总是自觉不自觉的区分我们和他们,但是,我们和他们之间的界线是非常模糊的。不存在一个客观存在的、外部的标准,能够一成不变的把我们和他们区分开。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我的大学同学,就用小P来称呼吧。我和她来自于不同的宿舍,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我们宿舍和她们宿舍还真的就来往不多,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我们和他们,我们向心我们和他们是不一样的我。我们相安无事,他们也是互不通往来。就这么这么的过到了大学毕业,没成想我们俩一起来到了郑州,仿佛突然间一下子熟络起来了,经常周末聚聚,一下子又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现在她又不在郑州了,但是我们的友谊依然没有变,只不过变成了电话联系了。
人的行为往往不是由本性决定的,而是由情境决定的,但我们在不熟悉别人的情境时,就会一下子跳到对他们的本性的判断。所以,我们很容易低估一个群体内部成员的差异,高估“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差异,这就是我们总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原因。很不幸,这可能会变成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也就是说,我们猜忌他们,他们也同样猜忌我们,这个梁子就结下了,打不开了。
这样的话,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刻板印象。没有通过接触、了解,就产生了一种固定的印象。这到底会不会形成一种偏见呢?我觉得答案是一定的,因为这所有的印象都是基于我们的想象和直觉,大多数都是凭空或者是道听途说产生的。有一种建议是,如果让这些彼此不了解的人,互相之间多一些了解,刻板印象就自然而然的消除,并且“我们”和“他们”这个圈子或许也会又一次发生变化。
刻板印象也是有好处的,就是能够节约我们的认知资源。我们不需要一个人一个人的去了解别人,而是能通过把一群人归纳为一个概念,在第一时间就对他人作出判断。但是它肯定是不完全正确的。我们容易高估一个群体内部成员的一致性 ,同时也会高估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差异。我们可以用理性去抑制这种本能,但并不是在所有的时候都能成功。所以,我们需要格外的小心,时刻不要忘了省察自己。
我们就是我们,他们最终也成为我们,我们的世界就会越来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