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便是我们
点开某平台的热榜,出现最多的字眼便是“什么什么事件,你怎么看”“如何评价……”
人们呀,总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无关痛痒地评价、指责着其他人
侵泡在这样环境中的人往往忘了自己也会有过错。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非所有人,都有你所拥有的那些优势。
在“亲密关系里的语言暴力”“冷暴力”词条下,有一个推得很高的故事。
因为冰箱装得太满,女主在拉开冰箱门时,东西掉出来了,低头准备捡东西的女主迎来了旁边的怒骂“你是傻逼吗!”,此后越来越多同类事件如重复一般反复发生,女主不懂,为什么不值得一提的事一定要去找一个怪罪的人。
韩国有一个电视剧《我亲爱的朋友们》,里面有一句醒人瞩目的话“人,最大的悲哀是对别人犯了罪,而不自知”
七十岁的老奶奶坚持离婚,所有人都觉得老奶奶疯了,七十岁一个靠近死亡的年龄,儿女成人,只需要享受余下的时光便可,但是她要放弃一直以来经营的家庭,不管怎样都是不可思议的。
听奶奶讲诉了她的故事后,她是对的!唯一的错点就是离开得太晚。
奶奶从年轻时期嫁给丈夫开始便受尽语言的侮辱和行动的忽视,击垮奶奶的从来都不是生活的艰辛,而是那一句句的“你疯了吗”“烦死人了”……
有幸的是爷爷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可悲的是这个错误我们不会修正他
这同时让小编想起听到过得一个亲戚的故事,她在儿子长到二十岁那年向丈夫提出了离婚,在丈夫和家庭的反对下,她一鼓作气地离开了。
留下的是铺天盖地的责怪,最后从亲戚的嘴里勉勉强强拼凑出一个离开的原因,大男子主义的丈夫在她生病时,扔下她不管,出去打牌,打去的电话也在愈加不耐烦中被挂断。
男的爱面子,总在外人面前贬低她来提升自己,经常让她下不来台,丈夫戾气很重,奚落,暴躁时的谩骂常年伴在她的身边,最后落得离婚收尾,这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
成年人对恶意语言的承受能力尚且如此,孩子更是会“溺死”在这样的语言系统里。
有一套“成熟”的对付孩子的语言系统叫“中国式逗娃”,其他长辈来到家里,总会“亲切”地问候孩子“你长大了,你妈妈就给你生个弟弟,不要你啦!”“你呀,小时候被你妈从垃圾桶捡来的”(拿着烟)“来,尝一口”“小小年纪就这么不学好啦,长大估计没什么用”……
每一句话的结尾都是一个孩子哭唧唧的离开,于是他们还有结束语“这孩子可真不禁逗”旁边人还会补上“一个男孩子怎么这么爱哭,丢死人了”
这正如鲁迅先生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这地步”,对于孩子的影响来说,这句话用在这不过分
最可怕的是曾经那些深受“中国式逗娃”伤害的孩子们长大后成为了主体,他们将泪水流进了枕头里,随着换洗进入了下水道。
某站有一个微访谈,受访者回答了对自己伤害最深的话,大多都是父母小时候关于“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的玩笑话。
“你是垃圾桶捡来的”,从那以后,他与父母吵架总是想着长大之后,一定要去找亲生父母。
“你是上厕所的时候,拉出来的,还好马桶没冲水,不然就没你了”,成年之后,他不敢用冲水马桶,因为听到声音就害怕自己没有了
受访者回答的都是生活中一句普通的话,在那之后却一直留在心中
人不能时刻觉察到自己对于别人的伤害,倘若时刻清醒,那便是“水至清则无鱼”的状况了
但可以如何炅所说“夸奖的话要脱口而出,诋毁的话要三思而后行”
语言看似无关痛痒,但如同上个世纪的冷战一般,影响时间长、范围广,结果是一个大国的陨灭
想借用《关于杀婴犯玛丽·法拉尔》中一句话
“但我请求你,按耐住你的愤怒
因为所有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