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分钟清单法管理时间
列出今日需做事项,给各项任务标注起止时间
在实际做时,迅速改变计划以适应新情况
在今日结束时,回顾事项清单,总结经验教训,分析未完成事项的原因
战胜拖延
记录进展日志
早晨制定日程表,晚上针对日程表进行检查,对于未完成的任务反思原因
即前文所述的管理时间的方法
补充能量,让脑力处于最佳状态
经常喝水
规律吃三餐,选择能长时间激发能量的食物:蔬菜、水果、谷物、瘦肉蛋白、花生、燕麦片
在不被打扰的环境中做棘手的事
培养习惯
每周拿出不被侵占的几个小时来做同样的事,目标是将该项工作转化为习惯
因为进行习惯的行为基本不会耗费意志力,这样就可以把意志力用到更重要的地方
掌握时间安排的主动权
有规律地提前计划刻苦用功的时间,而非让最后期限压迫自己
为达到最大可能的注意力强度值,要选择的学习时间、地点、时长
何时是最好的学习时间?
时间越早越好,不要把重要工作留到晚上(因为晚上时意志力已快耗尽)
应在哪儿学习?
能让自己独处的僻静的地方
记得要更换地点,这可以防止在一个地方待得过于疲劳
应学多久?
一次连续学习时间不超过1小时,每两次之间休息5~10分钟
休息时必须做和休息前进行的事毫无关系的事
要规律地休息
提高学习效果
整理笔记
非技术类:明确你当前所学内容的主旨思想:使用“问题-论据-结论”的结构表述主要观点,构建所有信息与问题的关联
技术类:记录样题解答的准确思路
阅读时善抓重点
针对不同的资料,选择相应的阅读策略(明确重点)
在阅读时,应时刻提醒自己“读论点而非读论据”
明确学习的主要工作
确认课程中的重要观点
从阅读材料中提炼论点
通过解题深化自己对观点的理解
所谓复习,就是有的放矢地重温已掌握的思想观点并进行内化
记忆
不借助任何帮助,用自己的话清晰地解释所学内容的概念
提问回忆法:用问题涵盖要复习的知识点的内容,建立问题库,回答这些问题(若能答出,说明已理解了所有重要观点),隔一段时间后,再次回答这些问题
如何应对枯燥的任务(如记忆):将任务分到多个时间段,不要一次持续做太长时间,抓住任何机会来进行该任务
快速消灭问题
发现问题的当下即想办法将其解决,别拖延,尽量减少累积的问题
应对考试
造成考试失败的普遍原因:时间不够;答案虽详尽但不切题
策略:
- 先审题再作答:一开始就迅速浏览所有题目,对题量和难度有基本判断
- 合理分配时间:在考试的总时间里减去10分钟(检查答案、查漏补缺),将剩余时间分配给各问题;将考卷分为4部分(当题目较多时),标明各部分的起止时间,题目较少时直接给每个题目标明起止时间
- 由易到难:在有把握的问题上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确保拿到最多的分数;这样做还可以减轻自己做难题时的压力(因为此时其他题目都做完了)
- 列答案提纲:审题 -> 将一个大问题分成三四个小问题,用下划线标出 -> 据此勾勒出提纲,列出回答这些小问题的大致方法(在试卷旁简单写下各小问题的答案要点关键词) -> 检查前面标出的小问题,确保写下的要点覆盖了所有小问题 -> 按预定顺序为前述要点标上序号 -> 按照提纲有序作答
- 检查答案:尤其针对不太有把握的问题,力图使答案完善 -> 可以用箭头添加新的必要论据,谨记内容充足比形式整洁重要;不要提前交卷
高效写作
完成一篇高质量文章需掌握的3个要素
参阅、研究、分析大量资料
组织论据
清晰论证
文章分为研究性文章和分析评论性文章
研究性文章
- 按要求确定论题 -> 确定切合论题的新颖论点 -> 用大量独创性研究论证自己的观点
- 论题:关于某领域的言论,该领域应能激发人的研究兴趣
- 论点:从上述言论中提炼出的一个具体有新意的观点
分析评论性文章
- 已直接给定了论题
- 对接触过的阅读材料进行细致分析:比较某些内容并得出结论
- 无需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对于上述3要素,正确和错误的做法
错误的做法:把上述3个要素胡乱糅合在一起,同时推进却事倍功半
正确的做法:将3个要素分成独立的步骤,逐步完成;分步骤的目的是可以根据重要性制订相应计划,并非所有文章有同样步骤,要“因文施教”
写文章的步骤
确定论题
如何从该论题中提炼出一个新颖、易论证的论点?
研究性文章的选题方法:在给定的范围内,尽早确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论题。如果没有思路,可与有经验的人交流,听听他们的看法;也可以仔细阅读资料,思考如下问题
- 资料中的哪些内容很吸引你
- 你对哪些内容有疑问
- 内容中有哪些引起过争议的部分
- 找到不同的内容、观点与一些范围更大的论点间的关联性
从论题中提炼论点
确定评论性文章的论点
- 阅览所有笔记,找到文章中提示性问题的答案,论点即是该答案的总结
确定研究性文章的论点
- 查阅资料,通过阅读资料找到明确的论点
确定论点时的2个目标
- 新颖、有趣、符合要求
- 花费最少的时间
达成上述目标的方法
- 确定大致方向、逐步深入推进
论点会随文章写作的进行而变化或不断提升,这是研究和思维不断推进和深入的必然结果
与他人交流自己关于论点的想法
讨论如下问题
- 观点是否符合文章要求
- 涉及内容是否太多
- 是否太简单
让他人给自己推荐相关资料
要先有所准备,再与他人交流
查找资料
如何在浩瀚的资料库中,快速找到自己要找的资料?
像机器一般重复步骤
- 找资料:根据论点查找、可细分为多个查找条件
- 整理并做注释:从资料中提炼出自己要用的内容
- 确认是否已准备好:为所有论题找到有价值的资料
列提纲
建立提纲:以论题为中心
- 列出打算在文章中讨论的所有问题
插入论据
- 在上述各问题处填入论据
请教他人
把提纲给他人看,向其阐释基本论证思路,寻求建议:调整顺序、添加论题等
确认自己能向他人清晰地逐步讲明论点、论据、论证过程,且找到了所有要引用的资料
写作技巧
将写作各部分的工作(查资料、写作、修改)清晰地分离开,以便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做好各部分
在僻静的地方、在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进行写作,避免被打扰
以提纲为向导、填充内容、一次写一段
修改
优化论证结构
- 确认论证过程清晰有力:理清条理混乱的部分、删去重复的部分、补充细节、添加过渡
高声朗读
- 消灭文章中的小错误:拼写错误、不恰当的用词、不自然或啰嗦的表达
最后检查
- 在上述修改后,隔一段时间再进行该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