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梦想励志打拼的姿态好美  无关乎年纪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很多女孩子都有一个当店长的梦想,在闹市里的僻静处开一家花店,在美丽的小镇开一家温馨的咖啡店,在文艺青年喜欢聚集的地方开一家不打烊的书店。”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我看来的,这么文艺、精致的文字,不在我这个段位的人所能驾驭的范畴。

我年轻时候,却也是真的做过这样文艺范的梦的人。梦想嘛,就是虚着,飘着,不接自己生存空间的地气,就对了。再后来,每天一杯雀巢速溶咖啡,提气醒脑。伪文青,工作挣钱,养家糊口比啥都重要。

前不久,在朋友的怂恿帮助下,跟风凑热闹,建了个吃货群,卖新疆特产,干果零食。群里基本都是朋友、同事,以及同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

其实是缘起于孩子去新疆工作,一家人有机会去了趟新疆观光旅游,回来后萌生了网售新疆特产的想法,稍作准备,遂进入实操阶段。她们负责监督挑选那边的货源,发过来,我在这边销售。

我不知道微店是如何界定的,我这算不算得上个小微店。内向好静自闭如我,这一小动作,称得上创举。窃以为,某种程度,算作一个落魄老文青,圆自己的书店、咖啡店,店长梦之旅吧,虽然实在有些指鹿为马,牵强附会的意思。

在八零九零以及零零后当道的微商时代,“逆风翻盘,向阳而生”的六零后老母亲,顶着一头青丝变白发,圆睁了老花眼,敲击手机键盘,打字、聊天、写文,有与娃们一争高下的勇气,也是一种自我成长。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这个小镇的命名,用了一个颇具画面感的名词“孤岛”。据说,当年,小学请了一名黑人外教老师,来执教途中,老师闻听此地名,望文生义,大概脑补了不少荒凉偏僻,神出鬼没的影视剧片段,置西方国家推崇的契约精神,置师德道义于不顾,中途落荒而逃。

其实我们离着黄河入海口,尚有八九十公里呢,这里原是一片黄河冲积平原,贫瘠的盐碱荒滩,几十年的开发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工作生活方便,气候宜人,颇为宜居的小镇。

孤岛民风还是比较淳厚的。自我建群卖货以来,八方来取货的朋友们,女士优雅,男士潇洒,都格外的客气有礼。孤岛人的教养素质没话说,我觉得,这真是值得自豪和傲娇!

良善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对人的影响是正向的和潜移默化的;恶劣的环境,则可能激发人性中恶的一面,常言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就是这个意思。

作为孤岛人,理应维护我们这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丽家园。

图片发自简书App


货源这关,她们看得还是很紧的,进货的时候,一定要去店里盯着,即便此前进过的东西,只电话订货也是不踏实的,宁愿等等,宁愿晚几天。

这我是很赞成的,做事情就要认真踏实为先,即便小事一桩。我也跟孩子们说,咱也不指着这点事发家,当个业余爱好吧。

西部边陲的新疆,离东方世界的大孤岛太遥远了!(我的地理课很残疾,这样描述该没有原则性错误吧?)

孤岛是他们的根啊,这儿有他们的家人、老师、同学朋友、七姑八姨,离开得越远,大概越是懂得珍惜。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些年,都在感叹社会风气诸多不良,吃的用的甚至药品、儿童预防接种疫苗,多少无底线的坑爹坑孩子,说起来能把活人气懵,死人气活!

作为小小公民一枚,虽然没有扭转乾坤之力,但我们在在地提醒自己守法有德,社会秩序就能因我,而有一丁丁点的向好,我觉得作为普通人就功莫大焉。

钱,是个没有生命的东西,却能生生操纵许多人的人性和人生。搞不好你就被它玩了,当然,如果你心甘情愿、甘之如饴、飞蛾扑火在所不惜,也许就是值得,毕竟老话说,人为财死。

但我还是更愿意崇拜、粉那种虽不差钱,虽锦衣玉食,花团锦簇,仍安闲淡定,低调谦和的富人,或者,即使再普通平常不过的日子也能过得有滋有味,活色生香的普通人。有了这样的境界、心态,人生或坦途或困境,都能坦然面对。

渐渐懂了,哪有那么多顺风顺水,看着别人人前显贵,人家只不过把背后受的苦受的累,当成勋章珍藏起来,只给你看美美哒,那一面罢了。

你有一百万,别人有一千万,上亿,攀比得来的满足感,轻轻一碰,就会玻璃心碎一地。什么叫欲壑难填。

网文和公号里,几次看见传一句茨威格的话: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那些勤勉地,努力地生活,笃定了不服输不认命,积极向上的人,总不会过得太差,大概率地去看,皇天后土还是待众生公平的。

人家凤姐——就是前些年网上很敢闹、很豁得出,搞怪风格的,基本被当做笑柄的那个女孩,后来去了美国,硬是咬牙努力,将一手命定的烂牌翻盘,现在在美国结婚拿绿卡。前几天看了写她的一篇文章,实在是挺励志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年纪越大,越容易伤春悲秋。

说到“孤岛”,联想起畅销全球的那本《岛上书店》,太美好、暖心、治愈系的一个故事,真的仿佛是上帝在借天才女作家之手,与人间对话。

假如,我们孤岛,有一家小书店,假如,书店的招牌上写着: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李文会故居 李文会,字端友,惠安小岞人,生卒年不详。他自幼好学诗赋,“思研经学多有训解”。青年时修身治学,胸怀大志...
    子顺网阅读 3,952评论 0 1
  • 这本书看完了,想起前段时间看的《白夜行》。两者相同之处就是讲述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对他们一生的影响。《追风筝的人》里...
    银叶书生阅读 1,059评论 0 0
  • “青春仿佛因我爱你开始,但却令我看破爱这个字”每次听到张学友的声音真的会沉醉。是真正把感情融入到歌声中,他眼一...
    像风一样行走阅读 3,24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