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山向来官位不高,少有应邀赴宴的机会。然而今日是李家大开筵席,把邀约送遍了秘书省。如此一来,义山自然没有不去的道理。当晚稍作修饰,和几位同道一起,出了兰台后直往李府而来。
京城繁华自是与别处不同。城内街巷之间,车马不绝,眼前的万家灯火实在不输给满天星光。李府门头上张灯结彩,连影壁都被照得通红。进得大门,义山一路走,一路看,只见画楼桂堂,琐窗雕栏,正不知有多少富贵气。夜宴摆在桂堂之下,弦乐铮铮之声不绝于耳。义山平时不好喝酒,这晚却一反常态,斟饮未停,引得同道们惊奇不已。
歌台上一曲琵琶弹罢,堂下众人忽然喧闹起来。有人拉着刚离台的歌女,玩起了投壶、射覆。义山一杯酒端在手头,尚未饮尽,听得热闹,不觉向那边望了过去。同席有好事者见状,笑嘻嘻地起身,不多时也拉了一名歌女来。等走近了,义山见她身着红衣,怀抱琵琶,面上和指尖的妆容都化得粉白。红衣歌女坐下以后,似笑非笑地说道:“各位公子是要我再弹一曲吗?”义山颇有醉意,说到:“听曲不必,藏钩可也。”红衣歌女放下琵琶,解下一枚小银钩,托在掌心说道:“那便是此钩,藏于我手心。各位猜着是哪只手便罢,猜不着可要罚酒。” 那好事者拍掌笑道:“好,好!”
一轮下来,与义山同席之人居然都未猜中,各人纷纷斟酒自罚。最后轮到义山。红衣歌女藏好银钩,对着义山又是一个似笑非笑。义山见歌女左手指缝里分明露着一点钩尾,未及多想,指着便说道:“钩在此手!”歌女放开手掌,义山笑着拈过银钩。众人大笑,都站起来,抢着向红衣歌女灌酒。
正在这时,隐隐约约听见街上“嗵、嗵”几声更鼓,接着众人便是一阵忙乱。主家人说是“四更鼓已过,按律五更便要到省,请各位早回吧。” 正在各人拜别之时,红衣歌女一瞬之间收起了脸上笑意,起身以后,松着发髻,满身疲态地斜抱着琵琶,同着一众歌女舞女,缓缓走向后院去了。她一边走着,一边以手抚头,不知是受了风还是醉了酒。义山远远看见了,不禁心中凛然。
义山这一天都是昏昏沉沉,好不容易才挨到下省的时候。独自离开兰台任处,才发现城里这一晚静得多了。远远望去,星河仍似昨夜灿烂,忙忙碌碌的人们却都不知到了哪里。一片清辉之中,义山不知不觉看入了神。没来由地,一股飘零之意急切地涌上心来。
残夜将尽了,大路上薄雾弥漫。一前一后两骑马出现在大路上,行至一户门前忽然停住了。前面马上一人转向那户门头,说道:“李府怎么这样冷清?”另一人答道:“算他是大户,哪能夜夜都像昨日那样热闹呢?”前边这人默然不语,从怀中摸出一枚银钩,轻轻抚摩几下又放回怀中。后面那人不解,问道:“义山,你在想着什么?”前面这人慢慢地摇头,喃喃念道:“不可言说,不可解也。”接着牵一牵缰绳,抬头说道:“走吧,五更鼓快响了,到省还要有一段路哪。”
无题
(唐)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