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何不天天快乐?”
十多年前,正处困顿贫乏之际,听到这句话如获至宝。是的,不管快乐与否,时间都这样过,还不如天天快乐!于是就大张旗鼓地准备享受快乐,可是,一天又一天过去了,仍然是乐不起来,还是如此忧戚愁苦,如何才能快乐?
这问题困扰了我很久,而近几年在看《宋元学案》,里面提到个“寻孔颜乐处”,很值得玩味,先编撰分享来看看:
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曾拜周敦颐为师。
开课第一天,周敦颐就对二程说:“你们熟读《论语》,那就找找孔子和颜回的快乐吧。”
程颢想到了一句,就回答道:“(孔夫子)就着水吃粗粮,弯着胳膊当枕头,乐就在其中了。通过不义的方法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如同天上的浮云一样。”
程颐也找到一则,回答道:“(孔夫子说)真是贤德啊,颜回!就只有一小筐米饭,一瓢水,居住在简陋不堪的小巷子,如果是别人,肯定忍受不了而感到忧愁,但颜回仍然一如既往地快乐,真是贤德啊,颜回!”
周敦颐看到两个弟子熟读经典,也很满意,于是接着问:“孔子和颜回为什么快乐?”
这个问题,没人问过、二程也从没想过,一时便被问住了,语塞无法对答。
“寻孔颜乐处”,把二程兄弟引到了一个新天地:经典并不是只是皓首穷经地熟读,而是要去学习圣人之行,体会圣人之心。两人因此也找寻了一辈子,体会了一辈子,最终,程颢体会到洒脱为乐,程颐则找到了诚敬之乐。
若是让我找“孔颜乐处”,首先跳到眼前的则是“学习之乐”。
在人看来,学习是一件非常累、非常苦的事情,不是有“十年寒窗苦”的说法吗?不断地读、背、练、考,各种知识扑面而来,无暇以顾,这愁苦便产生了。于是,等到找到工作以后,大大松了一口气,似乎学习已经成了过去式,不再学习,不再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甚至,新的歌曲也不听了——于是,老了。
于孔子、颜回而言,学习,是很快乐、很自然的事。
楚国的叶公,对孔子的为人很是好奇,于是问子路,子路一下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回到住所,子路把叶公的问题告诉了孔子。
孔子笑了笑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道自己快要老去了’之类的话?”
为什么孔子学习起来就忘记忧愁,颜回在陋巷发愤好学也不感到忧愁?我想,这是榜样的作用,孔子以周公为榜样,常常能梦见周公,颜回以孔子为榜样,把孔子当做父亲一样看待。于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接近榜样,这就是他们的快乐。如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般。
(向雄读《论语》之八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