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这本书的作者是颇俱盛名的稻盛和夫,他开创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并冒着将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的风险临危受命在日航濒临破产之际成功挽大厦于将倾,可谓是企业经营神一般的存在。
正如其他惜字如金的日本企业家,稻盛先生在这本书中也在短小精悍中阐述自己在为人处事和思想修行两个层面的感悟。对于为人做事的方式方法,稻盛先生教导应该从理想出发,主动追求,而且一旦追求就应当契而不舍的努力,持之以恒的思考。另一个方面,思想修行需要从最基本的品格和美德为基点,时时反省,不断磨砺心志,并且时刻怀有感恩之心。
一,心怀理想、契而不舍的做事方式
一个人做事首先要有成事的理想和做事的热情。“人不想,事不成”。不仅要想,还要想的强烈,想的完美。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工作完成时的完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脑海中对理想的追求,是工作热情的源泉。作者把人根据其工作热情分为三类,冷漠麻木无法燃烧的不燃型,有工作能力但需要外力驱动才能够燃烧的可燃型,和激情彭拜自己就能燃烧的自燃型。最受雇主欢迎的当然是自燃型员工,他们不仅能够自行燃烧,还可感染周围的人,一起分享能量。而热情又源自于喜欢,只有真心喜欢自己的事业,有对理想追求的动力才能够源源不断的燃烧自己的能量。
一个人有了理想和热情就会主动出击,争取机会,也会在机会来临时抓住机会。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有个身边的例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我们学校化工系的一位教授要跳槽到全美排名前20名的另外一所高校。跳槽前,教授在考虑要不要带着他的在读博士生,也是我的朋友过去。我的学校的化工系在全美排到50名开外去了,所以如果能够跳到前20名的学校,对我的朋友来说将是人生的一大飞跃。但是这位教授起初不是很想带我的这位朋友过去,因为他才读到博士二年级,还没有正式开展研究工作。我的这位朋友当时非常着急,专门去找教授恳请带着他一起过去。虽然我的朋友说了很多,但是教授还在犹豫不决。最后教授问了他两门课程的成绩是多少?他说都是A。因为这两门课都是教授带的,难度很大,教授给分也很严格,所以能都拿A也证明了我朋友很好的学习能力,这时教授才最终被打动同意带着他一起去更好的学校。我的那位朋友平时积极主动,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的学习,最终没有让机会在自己面前溜走。
二,根植基本品德品性,磨砺心志的思想修行
虽然我认为创新和发展是从变化中而来的,但也总有些东西是会永恒的。稻盛先生认为永恒的东西就是我们需要坚持的做人的正确准则:正直,勤奋,谦虚,坚强,节制、自利利他等。
这些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老师教导的最基本的做人品德,在经历了社会的浸染之后,真正坚持下来的又能有多少呢?所以很多人讲要不忘初心,也是想回归到最质朴的价值观中做出是非曲直的判断。
处在高速发展的时代,面对纷繁复杂,迷雾重重的现实怎么样才能找准自己的方向呢?磨炼心志,提升心性。让心灵宁静,让关爱之心萌芽,饱尝痛苦,历经磨难,在迷雾中坚持自己所坚持的。2005 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演讲中,这样回忆自己过去的生活:“我把从前的创业激情给丢了。。。我把事情弄得糟糕透顶了。但是我渐渐发现了曙光, 我仍然喜爱我从事的这些东西。苹果公司发生的这些事情丝毫的没有改变这些, 一点也没有。我被炒了鱿鱼,但是我仍然钟爱我所从事的事业。所以我决定从头再来。”后来,乔布斯又创立了一个名叫NeXT的公司和一个叫Pixar的公司,重续了他的辉煌。
移动互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新的潮流,趋势层出不穷,很多企业和个人都想跟对时代的潮流,唯恐一步没有跟对就错过了一辈子。往往的结果是很多人盲目行动,最后把自己作死了。最近一篇公众号的热门文章[1]总结了在1000多家企业调研后对企业转型的体会。文章作者发现,很多制造企业没有真正的从客户需求出发,不是追求产品的尽善尽美,只是为了转型而转型,追求热门热点方向。动辄大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其实连基本概念也没有搞清楚,更不明白是不是和自己的业务有关联,最终在转型中迷失了方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德国和日本的一些企业,深耕自己的产品,成为“影子冠军”,在市场上无法替代的。文章中提到了一个德国公司罗森伯格,数十年如一日的只生产一个汽车上用的连接器, 成为行业翘楚,品牌认知度高,即便在车市萎靡的时期销量也不降反升。
三,利他主义精神
稻盛在最后谈到利他主义精神,认为利他主义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虽然我认为人确实要做一些利他的事情,但却反感于将利他主义当做情怀来贩卖,更无法理解有些公司拼命将其打造为企业文化的行为而不谈公司的责任。我认为利他本身不是无条件的,人本身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就如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阐述的一样,利他只有建立在利己的基础上才有意义,也更符合逻辑。脱离了利益诉求来谈利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这本带有哲学思考的书,讲述了作者在企业经营和做人做事中的思考。实例不多,贵在感悟。可能会有人将其归类为鸡汤式书籍,认为其说了一堆正确但没用的废话,简言之就是一碗热腾腾的鸡汤没有给勺子,让人忘汤兴叹。其实我倒是觉得这样子的鸡汤文读一读也无妨,定期给自己打一针鸡血,虽说持续的时间太短,但是起码还有几天。另一方面,鸡汤文的最大作用不就在于自己去寻找勺子的过程吗?别人给的勺子你就真的会用吗?这个勺子可能是装在俄罗斯套娃里面的,要拿到勺子,你需要不停的实践,一层一层的思考。但是剥开层层套娃之后你肯定能拿到勺子吗?不一定,你可能拿到的是把叉子。抑或你的鸡汤也已经凉了,变馊了,但你收获的是在过程中实践的磨砺和抽丝剥茧般的思考能力。并且在你精进多年之后,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喝鸡汤要勺子?难道不是抱起碗就可以喝了吗?这些也许就是鸡汤的价值。
[1] 兔哥94阚雷,“跑了1135家制造企业,我终于明白它们是怎么把自己玩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