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职工因公负伤或者患职业病的,可以获得经济补偿以及医疗救治。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具体的赔偿项目,不清楚应当由哪个部门或者单位承担赔偿责任,也不明白发生工伤事故后应当注意哪些细节
1、并非工伤后一切医疗费都报销。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办法处理和报销抵扣。
2、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工伤)的,职工发生因公负伤或职业病,工伤保险基金不会负担有关费用,职工只能向单位自行主张。
3、工伤职工到外地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工伤保险基金也买单,但是需要经过医疗机构出具证明、经办机构同意。
4、只有到指定的签约医疗机构就医产生的工伤医疗费用,工伤保险基金才会买单(紧急情况除外),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
5、评定为1-6级伤残的工伤职工,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伤基金会补足差额。
6、工伤复发确实需要治疗的,工伤医疗、护理、辅助器具、停工留薪期等待遇重新享受。因此考虑实际情况,并非一次性“买断”。
7、发生工伤后,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或者拒绝接受治疗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8、原用人单位被转让、合并的,后续的单位继续承担责任,不可能让老板“一跑了之”。
9、被借调期间发生工伤的,责任由原单位承担。10、发生二次工伤的,伤残津贴按照新认定的结论领取。
如果您有这方面的法律困扰,可以关注我、私信、评论获取专业法律帮助。
【最新解读】发生工伤后可以获得这13项赔偿,转发收藏!——河北朱文超律师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