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食物,我向来是走到哪吃到哪,没有什么不适应一说。也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吃什么都幸福感十足。在版纳待了3年,胖了15斤,除了生活比较开心之外,吃得多想必也是不可排除的原因。
因为本文为回忆贴,所以可能记录不全,图片也不精美(开始写文才知道拍照技能有多重要),有些是网络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都知道西双版纳好看,我认为其实版纳更好吃。这里的居民以傣族为主,傣味菜在云南菜系中占重要一席,以酸辣为主。版纳物种丰富,食物原材料的尺度也特别宽广,除了常见的糯米、肉食和蔬菜类,还有各种野菜、植物的花、果实、根茎等,更有炸竹虫、炸蝎子、烤鸡屁股等口味稍重的品类。辅以各种野生栽培植物做香料,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让人流连忘返,垂涎三尺。
先从我最爱的米干说起。米干是用米糊糊做的,昆明叫卷粉,只是口味和吃法稍有不同。与河粉有点像,比河粉更软糯。真的是非常万能,一日三餐都可以用米干来解决。早餐吃煮米干是很日常的,因为本身就是熟的,几秒钟就煮出来,有肉汤、花生汤可选(也有店里有豆汤),十余种佐料在旁边摆着,根据自己口味自便,有葱蒜、薄荷、折耳根、豆芽、韭菜、柠檬汁、花生碎、醋、酱油、辣酱、木姜子油等等。
自己调好口味之后,搬个小凳,坐在室外吃一碗,汤都喝干净,真是满足。
米干也可以用来凉拌和炒,各种吃法都很美味。
其实我在想,北京怎么就没有米干店。就像湖南米粉已经打出地域品牌,如果我来开个版纳米干店,说不定就发财了。咳咳咳,诸位看官不要抢我生意。
除了煮米线和煮米干,另外一种常见的早餐是糯米饭,糯米饭其实才是最传统傣族早餐。傣族小姐姐或者大妈的糯米饭摊上,摆着一桶糯米饭,旁边是好几种小菜,有炒笋子、腊肉、土豆丝(云南叫炒洋芋)等,买一份糯米饭,就放在塑料袋里(以前是用芭蕉叶包起来),然后选两三种小菜放在一起,用手抓着吃,美味。
要说傣味,不得不提的是傣味烧烤。
从上图可以看出傣味烧烤的丰富,什么都可以烤,除了我们平时常吃的烤肉,还有烤各种蔬菜,而且味道和吃的方式都和北方大有不同。这里烧烤吃的时候不用签子,烤完之后就会放在盘子里。版纳的调味料实在太丰富了,烧烤摊上也用的淋漓尽致。
其它不多说,直接上图。
流传到各地云南餐馆的傣味烤罗非鱼,鱼肚子里装满了各种作料
还有各种包烧,包烧金针菇、包烧芭蕉花、包烧茄子、包烧猪脑,等等,就是用芭蕉叶把内容裹起来,里面放足了各种料,烧烤。
不得不提的是各类蘸水,不同的菜品有不同的蘸水,蘸水不一定是液体或者酱汁类,干蘸也是蘸水的一种。最常见的是叫“喃咪”的一种蘸水,其中番茄喃咪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把西红柿在火上烧熟,去皮,然后与葱、芜荽、柠檬、香蓼草、野花椒、剁碎的小米椒、盐等拌在一起,前面说的苦笋,就是蘸着这个吃。
除了烧烤类,凉拌也是傣味的一大特色。凉拌更加突出了傣味酸辣的特色,凉拌米干米线凉粉就不说了,路边上非常常见,更有青芒果沾干蘸(辣椒粉和盐),同样有酸李子沾干蘸,还有木瓜(不是我们平时吃的那种木瓜)沾干蘸,这个酸度是我不太能接受的,但是云南的朋友说这就是他们喜爱的零食。
正宗的竹筒饭不是这样的,因为很明显这竹子是多次用过的。
也不是这样的
而是这样的
打开之后的样子,简朴原味的竹筒饭
米饭外包裹着一层嫩嫩的竹内膜,糯米饭香配着竹子清新的香味,不加任何调料。
其实还有很多非常好吃的傣味,因为这里物种太丰富,可吃的原材料太丰富了,不管是花、叶子、果实、根、种子等等,酸甜苦辣咸甚至是臭都有。清炒芭蕉花、酸木瓜炖猪脚汤、炒苦茄、木姜子煮鱼、百香果煮鱼/鸡、酸笋牛肉、佐料牛肉、各种菌子,还有闻起来很臭吃起来很香的臭菜、美丽的鸡蛋花炒蛋,太多太多,说不完,也不好描述,因为太多菜类和香料我们平时不太能吃的着。
还是有些本地人觉得很赞,但是我有点接受无能,仅仅停留在尝试阶段的菜品,比如:请注意,前方高能。
最后,还是来几张花式傣家盛宴吧。
这顿大餐是两位表弟高考完来找我玩,请他们的手抓饭套餐
吃吃吃是关系建立和维护的重要媒介,拍照技术不好,也没有修图,吃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若干年后会写它,但是每张照片背后都有很多回忆,关于友情、关于亲情、关于爱情。
这篇就分享到这里啦~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美食,鉴于我没有拍照片或者拍照技术太差没有上传,大家可以去版纳自行发现与品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