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70后姐姐的碎碎念,喜欢读书写作,退休后闲靖少言,不慕荣利。人生下半场,特别是退休后人身自由、时间自由让我有了更多的尝试和思考,在不断的行动中,我对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件事,目标变得明确、清晰,而且内心更加笃定,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年轻是一种感觉。
喜欢这种状态,不纠结、不焦虑、不内耗,这种全然新生活仿佛重生一般,一切皆有可能,未来可以期待。
从前这句话,是送给年轻人的,现在特别想送给同龄的小伙伴和我自己,而这一切的秘诀是坚持运动和终身学习。
昨天虽有雷雨,今晨却依然不是很凉快,醒得有点早,我先背了一会儿新学的唐诗。
温庭筠的《功武庙》和薛逢的《宫词》,这是唐诗三百首的第213和214首,一周两首的进度,我通常先大声读几遍,再听喜马拉雅的深度讲解,然后试着记忆、背诵,小伙伴也经常跟我聊上午背过的,下午就忘了,我也是,那就继续背,直到背熟。
朗读、背诵都是对大脑的锻炼,一个人生理上的衰老是不可逆的,但是大脑却可以是健康的,只有把自己的大脑锻炼得年轻态,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生活。
突然之间,一通百通,那就是自己说了算的生活,真好。
因为健康的大脑让我知道,坚持运动这件事很值,每天学习这件事很好,会让我穿上运动鞋,在暑热的天气里高高兴兴地去跑步。
神奇不?认知决定行动。
先生骑着小电驴去梧桐院子了,地的活总是干不完,种菜人的热情跟这天气一样热,我也抓紧起床跑步去。
时间过得真快,6月份还没总结就过到了7月8号。看看华为运动,6月份跑步17次,88.87公里,平均5.2公里;跳绳6次,4次1000个,2次500个,基本保持了每天都有运动,最大摄氧量40,在女性同龄人中属于专业水平,不错。
河边已经有晨练的人,我依旧按自己的节奏慢跑,每一步都算数,每一步都是进步,没有白流的汗水。
边跑边听文章,一不小心跑了5.6公里,平均心率107,用时54分钟,完美。
回到家里,婆婆看着我戴着护膝,问我是不是箍腿,发热不?我说,就是普通的护膝,保持膝盖,支撑关节,减少损伤。
可能很多小伙伴觉得跑步是不是伤膝关节,我是按照石春健的“小低高”来跑的,稳稳的,很安全,不受伤。
石春健老师的 “小低高” 原则是小步幅、低重心、高步频,核心是通过调整姿态减少落地冲击,是针对普通跑者设计的安全跑步逻辑,本质是通过缩短步幅、降低腾空高度,让脚更靠近身体正下方落地,减少膝关节和脚踝的冲击力。
当然,长期坚持的话,可以再注意两点:一是跑前充分热身,激活髋膝踝周围肌肉、跑后拉伸放松,让肌肉更好地分担关节压力;二是根据身体状态灵活调整强度,比如疲劳时适当缩短距离,避免 用正确的动作做过量的运动。
这样就能一直稳稳地跑下去啦~
研究表明,运动时,人体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肾上腺素,这些重要的神经传导物质,能够提升人的生命状态。
你知道其中的作用机理吗?让我试着讲一下:
多巴胺带来愉悦感和坚持的动力,血清素调节情绪、让人更平和,肾上腺素则提升活力与警觉性。它们相互配合,从想做(动力)、做得开心(情绪)、有精力做(活力)这三个维度发力,最终让我们感受到身心状态的积极变化。
比如更易快乐,更少焦虑,也更有活力 —— 这正是运动对 “生命状态” 的具体提升。
有精力去做,会让我每天都能想清楚自己能做的事是什么,能掌握的事是什么。
去做能做的事,剩下的时间用来风花雪月,比如喝茶、读书、背诵,看一树树的花从花苞到花瓣,看阳光缓缓移动树荫斑驳,看一架架飞机轰隆隆归巢......
想,人的需求并不多,完全可以得既简单又幸福。
感谢您的阅读,我的文字是一如既往的陪伴,让我们一起把余生过得很诗意。
如果您也喜欢,请点小红心加持,让更多的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