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的大变革
2020年1月21日晚上,我完成了春节前的最后一个活动,从深圳到回到家乡,深夜打开抖音、百度等浏览,感受到新冠疫情来势汹涌,回想起当年的SAAS,如果发展迅猛,有可能会出现严格的管控措施,象我们这种需要举办线下活动的机构就会面临停业的可能性,而且一停就有可能三个月以上。 22号上午8:00开始,我就着手准备应急方案,如果一旦我们的合作伙伴、客户得知线下活动三个月不能举办,就会引起波动,后续也可能引起恐慌等等, 我们不能举办在线下正常举办活动,内心会焦虑、着急,那么我们的合作伙伴和客户一定也很焦虑、着急,那如何让大家在疫情期间能够平静、淡定,甚至能转化成更好的事,更好的机遇呢?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致力于研究实践社群运营,因此根据大家宅家不能外出有可能三个月的时间,制定了百日研习健体工程。
最坏的反面就是最好
宅家有可能引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是生物钟混乱,作息时间全部打乱,一个人的堕落都是从作息时间混乱开始的,因此我制定了每天五项打卡的机制,从德智体三方面进行学习提升,分别是:每天7点前起床,通过小程序“小来”打卡后发到群里,然后诵读道德经,也是通过小程序“小打卡”诵读,这两项必须在早晨7点前完成,然后全天时间必须微信运动1万步以上,截图发到群里,每天完成一篇传统文化学习:道德经学习的感悟,每天一个技能类功课,这两项都是通过自拍并制作视频的方式完成,最后每天晚上约定好全群人员通过企业微信的方式召开分享总结会,一个群的人数控制在15人以内,我把合伙人、客户、志愿者分成了若干个不同的群,这样一天的时间满满的,同时建立了机制:凡是没有按时完成的,都要在群内乐捐,每一项不完成乐捐100元。 从2月1号正式开始启动到今天是第68天,68天来,大家自发学会了用美图秀秀拍摄,用剪映制作视频,用抖音上传作品 ,系统学习了传统国学中的道德经,阳明心学,特别是每天一万步,让大家体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每天晚上的视频总结会,发现虽然大家都身各一方,但这种方式也能起到互相交流、深度沟通、思想碰撞的效果,而且比线下在一起成本更多,效率更高,互动更好的作用,本来宅家是一件突如其来的坏事,但大家通过这个方式发现这两个月是人生学习最认真,作息最规律,运动最持续、效果最明显的一个阶段,因此对未来不管发生什么,都不再焦虑、恐惧,这种反转的力量是特别在有价值。
社群化运营是互联网下半场的革命
疫情让全国人民宅在家,一下子生活似乎搬到了线上,得益于中国的基础建设这几年领先世界,一部手机几乎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需求,而且发现在宅在家里,成本更低,生活质量更高,在家里办公可以实现零边际成本,关键是效果也很好,因此接下来宅办公、宅生活、宅经济将是一个宠大的新领域。移动互联网将进入下半场,是革命性变革的下半场,互联网不仅仅是工具,而是真正的生存生活的方式。 这如同人类社会最早期原始社会时期就是为了聚集在一起为了更好地生存,解决吃、喝、住、繁殖后代的基本需求,随着需求的上升,种族的扩大,人类开始进入文明阶段,就是会使用工具、语言、文字等等,然后再慢慢开始形成种族部落、国家、社会阶层等等,这个时候的人类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更多的是开始形成文化、意识、娱乐、艺术、科学等无比灿烂的人类文明,而人最大的价值就是归属感,是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哪个阶级?这代表了人的属性,没有属性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几乎很难生存,而这种归属感的鲜明标志就是:具有群体共性的品牌名、独特的价值主张、明确的制度规则、系统的运营体系以及层级的组织架构,这就是整个社会数千年来的运营体系,而疫情让人们的生存状态、生活环境大部分搬迁到了网上,因此在网上上半场解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如购物上淘宝,拼多多,餐饮上美团、打车用滴滴,看电影上优酷、看新闻上百度,直播短视频上刷抖音等,网民在线上本身是没有归属到那个社群的,目前的社群大部分还是为了能得到更多的好处,或者是为了推广更多的人群,但宅经济、宅生活兴起时,线上不仅解决的是生活所需,更多的是开始在线上寻求归属感,就是我属于什么社群,这个社群有着群体共性的品牌名,独特的价值主张,明确的规章制度以及系统的运营体系,有强烈的群员归属感、忠诚度以及依赖度,属于社群后可以获得比线下更便捷、更自主的自我价值,可以依然去淘宝网购,美团外卖,但自己线上的身份是不同的,随着5G的快速推进,以及信用体系的完善,线上的身份将比线下的身份可能更重要,线上的归属感会比线下的归属感更有价值,这是人类文明的再一次革命性的飞跃,这样线下的资源将会更加节约和环保,而线上穿越时空的交互以及无形的社群化运营将会让人的价值真正高效而文明的放大。 这一次疫情中我对社群化运营的体证,感受到了这股澎湃的力量扑面而来,未来已来,人类作为这个地球的最灵性的生物也一定会通过科技、文明的力量去化解灾难, 未来社群化让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得更加文明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