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之奖励不是万能的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招募了一批志愿者并将它们分成了两组。

他分别让两组实验人员玩同一个大概需要1小时才能完成的拼图游戏,并告知第一组志愿者,如果在30分钟之内完成拼图则会获得丰厚的奖励,

而第二组却没有。

当30分钟时间结束之后,两组实验者均没有完成拼图。

德西告诉他们,他将一个重要的文件忘在了办公室,需要离开一会去取回来才能继续下面的实验。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们可以继续进行未完成的拼图游戏或是看桌子上的杂志。

而其实是德西并没有离开,而是悄悄的观察两组志愿者的表现。

结果在德西“离开”的这10分钟里,

先前被告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拼图有丰厚的奖励的志愿者无一例外的选择了看杂志,

而另一组却大多选择了继续游戏。

其他实验人员又陆续做了一些类似的实验,结果也大多如此。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通过给予对方一定的奖励去促使他们更好的完成一件事情,会给对方造成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

那就是他们所做的事情变了一种需要完成的“任务”,而奖励就是他们的“报酬”。一旦奖励减少或者不再提供,对方就容易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不再值得,时间长了自然就会产生倦怠!

无论是鼓励成年人戒烟、孩子努力学习、员工勤奋工作等等。短期看来看,奖励往往是有效甚至立竿见影的。但从长期看来,如果你为他人提供的“奖励”打折,或是不再持续,动力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名异类的天赋作者(英)凯文·达顿(Kevin Dutton)译者金九菊 / 程亚克豆瓣http://douban...
    xuwensheng阅读 6,409评论 0 9
  • 今天是参加千字文打卡的第18天,又是要踩点的节奏。工作很忙碌的时候,一堆狗血的事情,再加上不好的心情,一千字的小任...
    郭零阅读 274评论 3 2
  • 银行两套利率的猫腻 假设当前的存款利率为年化1.5%,住房贷款利率为5%。这个利率是真实的利率么?很多人想当然是,...
    constant007阅读 359评论 0 0
  • 如果你是80后,玩过霸缸,烤过柴火,请看这篇文章。 这两天,中东部大部地区将出现今年首场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 -1...
    贾一不二阅读 1,223评论 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