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的《相思》中,这里的红豆有什么特别之处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句诗,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相思》。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红豆这一富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在南方生长的画面,还通过“春来发几枝”的设问,富有想象力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唐 ⋅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其果实鲜红浑圆,晶莹如珊瑚,常被用来作为装饰物。在古代传说中,红豆还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色彩。相传,古代有位女子因丈夫战死边疆,思念过度而哭死于树下,化为红豆,因此红豆又被视为相思的象征。

王维的《相思》一诗,正是借红豆这一形象,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诗的首句“红豆生南国”,直接点明了红豆的产地,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而“春来发几枝”则是对红豆生长状态的描写,同时也是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这一设问句式,既显得亲切自然,又富有深意,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诗的后两句“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更是将相思之情推向高潮。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多采摘一些红豆,因为红豆最能寄托相思之情。这里的“多采撷”既是对友人的嘱托,也是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而“此物最相思”则直接点明了红豆的相思属性,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相思》红豆所指是哪种“红豆”

综合古人描写,从几个方面去判断:

①生长南方的木本植物

②“赤如珊瑚”,植株多枝条优美

③能代表爱情的思念

④没有毒,避免无意中中毒

类似红豆果实有以下几种

1、相思子属

这类红豆的特点是,种子椭圆形或近球形,大多半红半黑(或者黑少红多),有光泽。相思子红豆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然而相思子是藤本,不符合高大乔木的先决条件,并且最大的缺点是相思子有剧毒,误食时会中毒,严重时甚至会丧命!因而这类即便是有观赏价值,应该不会是古诗词的红豆,因为不可能因为相思使得人不慎而丧命吧!

相思子(种子带有黑色)

2、海红豆属

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海红豆的果实近圆形至椭圆形,鲜红色,有光泽,观赏价值较高。不过海红豆虽然没有相思子那么剧毒,也有小毒,作为药用不作内服,并且分布过于偏南方,和王维诗词所写略有不符

海红豆(种子椭圆形)

3、红豆属

红豆属为常绿或落叶高大乔木,枝叶茂密,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花冠白色或紫色,多数种类木材花纹美丽,淡红色至褐红色,质地坚重,纹理美丽,刨削后有光泽;种子红色或亮褐色,并且无毒(或小毒),观赏价值高。并且从形态和色泽产地等方面来看,符合古诗词中的红豆含义,应该是古代红豆真实所指。在传统中,一般多指豆科、红豆属的红豆树

红豆树,又叫鄂西红豆、江阴红豆、何氏红豆等,是红豆属中分布于纬度最北地区的种类,分布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贵州等省份,而其他种类再要更偏南方。因而从王维当时赋诗的“南国”定义来看,在地理方位上是最为符合的。

红豆树的特点

1. 高大乔木:能长到 20 多米高。

2. 叶子:羽状复叶,小叶通常有 5-9 片。

3. 花朵:白色或淡紫色,呈圆锥花序。

4. 果实:荚果,里面有红色的种子。

5. 生长环境:喜欢温暖湿润的地方,常见于山谷、河边等。

红豆树的应用

1. 经济价值:红豆树木材坚重,纹理美观,耐磨耐朽,是制造贵重家具、雕刻、美术工艺品的上等材料。

2. 药用价值:种子与根、皮、茎、叶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均可入药,主治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炎及无名肿毒。

3. 观赏及生态价值:树姿优雅,树冠浓荫覆地,可作很好的庭园绿化树种。树体高大通直,端庄美观,枝繁叶茂,宜作庭园荫树、行道树和风景树。红豆树根系发达,具有良好的防风固土能力,可做生态公益林树种,也可作园林景观林。

4. 文化价值:种子鲜红亮丽,收藏多年色彩如初,常用来赠送亲友,以寄怀念之情,自古以来都把红豆作为情爱相思的象征之物。


说明:部份素材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