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8~2021.10.12第十一个教学周,完成的教学内容是《呼吸与健康生活》,正在进行的是《测量肺活量》
2.2《呼吸与健康生活》
这一课在之前的教研中有上过展示课,但是由于当天学校在研学没能现场观看,通过学习两位老师的教案还是有很大的启发。
我的教学环节分为四个部分。
一:聚焦:猜测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二:探索:测试平静状态下和不同运动状态下每分钟呼吸次数;
三:研讨:呼吸次数加快的好处;
四:拓展:肺的功能。
我的课程结构基本是和盐东王老师的是一致的。上这堂课之前我本来很担心,因为涉及室内运动,我很担心课堂很乱,因此将“慢走”改为“原地慢踏步”,“快走”改为”原地快踏步”,“跳动”改为“下蹲”。出乎意料的是,因为要迅速数自己的呼吸次数,学生在运动后很快就安静下来,秩序井然。
聚焦时我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忘记了让学生猜测呼吸次数的目的,而是直接就走环节了,课程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是有依据可循的,猜测的目的一方面是经历科学探究中“预测”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引出课题《呼吸与健康生活》。
我通过查找资料得到8~10岁的孩子平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一般是18~20次,而测试下来,孩子们的呼吸次数多在25次左右,应该是学生测试是还是没有达到平静状态,心情略有激动。在分享个人呼吸次数时学生的表现非常踊跃,纷纷举手,但是我还是只能抽七八个人,于是我换成小组讨论后,派小组代表报给老师。但是我发现,针对这一点的改进我可以这样做,将呼吸次数划分为不同的段,15次以下举手,15~20次举手,10~25次举手,25次以上举手,这样就可以统计全班数据,也能增强每位同学的参与度。
2.3《测量肺活量》
上一节课有很多孩子会偷偷地憋气,而这节课预设的聚焦是“吹口哨”,在教室中吹口哨声音有点大,而我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憋气时间长短也和肺活量有关,因此我将引入改为了“憋气”。
我的教学环节分为四个部分。
一:聚焦:憋气时间长的秘诀是,引出“肺活量”;
二:探索:测一测肺活量;
三:研讨:认识影响肺活量的因素;
四:拓展:增大肺活量的方法。
第一环节“两分钟内最少呼吸多少次”,换句话说就是“憋气”,这个活动我借鉴了上节课反思到的统计数据经验,按分段举手的方式,学生的表现很热烈也比较有秩序是一个很好地现象。这个引入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也积极参与,也会比较安静我觉得略优于吹口哨。在追问“你认为憋气时间长的秘诀是什么”很多孩子都能说到“身体里气体的容量”但是不容易直接说出来肺活量大这几个字,在这中间还需要教师追加问题引导,这样一来引入时间就长了一点,我觉得憋气的时间可以改成一分钟,浅尝辄止就好。
学生几乎每学期都会进行肺活量测试,但是学生不容易提到肺活量是吸入“最多”空气后又“尽力”吹出去的一个量,需要老师来引导。还有在测试时教师一定要强调甚至是反问,测试肺活量是一次呼几口气?确保学生清楚是一口气。在第一个班我忘记强调就出现了孩子一直吹把肺活量测试袋都吹满的现象。以及每人测三次我感觉有点费时间,我打算改成每人测两次,体会到肺活量是最大的空气的量。
在最近的课中,我还注意到自己的一个问题就是课堂上应该用词要简练具体,将“控制变量”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