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炎,即人们常说的“慢阻肺”,是一种以呼吸不畅、气流受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常见疾病,患者常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据统计2020年慢阻肺将成为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
40岁以上并伴有慢阻肺主要症状,如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
有吸烟史。
有职业粉尘暴露史、化学物质接触史、生物燃料烟雾接触史等。
有慢阻肺家族史。
慢阻肺的发生与年龄、吸烟、空气污染、遗传等因素相关,因此对于以上几类人群,应该警惕慢阻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争取及早诊治。
成都军大呼吸内科李崇过表示:预防慢阻肺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慢阻肺可治疗,但却无法治愈,慢阻肺最好的控制方法就是预防。那么,生活中有哪些措施能预防慢阻肺呢?
1.戒烟
吸烟是诱发慢阻肺的重要因素,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不仅会损伤气管与呼吸道,而且对肺部也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预防慢阻肺要及时戒烟。戒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吸烟者一定要有毅力,可以请家人朋友一起监督自己,当自己想吸烟时,可用口香糖来代替香烟。
2.预防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的常见诱因。进入秋冬季节后,寒冷空气容易影响肺功能,可令呼吸系统抵抗力降低,从而令病毒、细菌等趁虚而入,最终引起呼吸道感染疾病,增加慢阻肺风险。因此,每到换季时节,最好做好预防工作,勤洗手、注意及时添衣、定期注射流感疫苗等。
3. 防干
当人体处于干燥的环境中时,干燥环境可令气道中的内皮分泌液将减少,从而令肺部的免疫防御功能和排糖功能降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长期使用空调,可在室内应用加湿器,以维持空气的湿润。
4.运动
当的户外运动有助于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同时还能提高肺部功能。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散步、游泳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运动过程中注意循序渐进,且要持之以恒,不宜操之过急。
5.定期检查
对于慢阻肺高危因素人群来说,最好要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及早发现慢阻肺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