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三十二岁,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一遇到陌生人就会紧张。
然而,我又心怀大志,总想着干一番事业。
这在两种力量的对抗下,我很早就患上了抑郁症。
我深知自己的病根,乃是现实与理想的背离,同时自身无法接受这种失败的打击,从而罹患上了较为严重的抑郁症。
抑郁症是比较折磨人的,时而情绪高亢,时而低落深谷,时而暴躁易怒,时而轻生厌世。
我就是在这样多变的情绪中,度过了无数个年头。
这期间我看了很多书,有儒家的,有老庄的,有佛家的,有阳明心学,有唯物论,还有心理方面的书籍等等,实在太多了,我总是妄求通过书上的知识,来改变自己。
可是,书上的内容终究是书上的,不是我的,直到……
1.我的顿悟
所谓“顿悟”,其实就是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我并没有那么神,而是在反复地实验中,获得了一个答案。
我有时会在网上写小说,平均一小时可以写两千字,不快也不慢。
然而,每当家里有人的时候,我都会非常郁闷。
虽然也能做到这个速度,但质量方面就大打折扣了。
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
我之所以会郁闷、会心不在焉,是因为我在写东西的同时,心里想着别的事,总想着写完去玩。
这样一来我的精力就被切分了,分成了四份,一份是内容,一份盯着字数,一份盯着时间。一份想着下一件事。
如果反过来,我不但能够获得满意的质量,而且也会获得喜悦,很轻松地度过一小时。
最后,我将此总结为两个字:沉浸。
2.沉浸是治愈内心的良方
什么是沉浸?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活在当下。
但我觉得活在当下只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它的全部。
因为活在当下,所有人都明白,却不易做到,而沉浸则给予了可以让我们活在当下的好办法,那就是沉浸在你现在所要做的事情当中。
如果你在工作,请沉浸于当下的工作;
如果你在做家务,请沉浸于当下的家务;
如果你在学习,请沉浸于书本的知识。
因为沉浸其中,而暂时忘记生活中的烦恼,忘记焦虑,忘记房贷、车贷等等。
此外,沉浸是从人的本能出发,相对容易。
人的本能之一就是逃避,逃避现实,而现实却追着你跑,久而久之,抑郁就产生了。
沉浸则是借眼前的事帮你暂时逃避。
当然,这是你的感性认知,但事实上却是一种正向的面对。
举个例子,
比如你月薪三千,工作内容不是你所喜欢的,但暂时还不能放弃这份工作,因为没有这份工作,可能连三千都没有。
你如果去面对现实的话,那么你每天都在想,为什么这个工作那么累,为什么我的薪酬那么低?为什么……
长此以往,你就会更加厌烦这份工作,整天想着离职,却又不敢离职,那种感受太痛苦了。
如果你将精力转移到工作本身呢,沉浸其中,那是不是就可以帮你暂时忘掉烦恼?工作上说不定还能有所成就,运气好的话,升职加薪也是有可能,说不定还能跳槽找到更高的职位。
这就是沉浸的好处,也是它处理现实问题的方式,看似逃避实则面对。
现实中有这种例子吗?多的不说,只说一个,稻盛和夫就是这样过来,具体的经历,记录在他的著作中。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这里不展开说。
3.沉浸的疑难杂症
写到这里,或许已经有人想要试着去做了,别急,先让我帮你排排雷。
第一,沉浸与沉迷
一说到“沉浸”,很多人的脑海闪现的第一个名词,那就是沉迷。
沉迷是一个贬义词,一旦沉迷其中,后果不堪设想。
比如说沉迷于游戏。
事实上,游戏的魔力实在太大了,别说青少年,就算是大人都很难全身而退。
那么,如何防止从沉浸变成沉迷呢?
很简单,沉浸是需要一个前提的,那就是致良知。
也就是好的事情,我们需要去沉浸;
不好的事情,我们不要去沉浸。
如何区分好坏?
这个其实无需赘述,因为每个人的心里已经分出了好坏,就像我们总说的,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
很多玩游戏的都说,我也知道游戏不好,但是我没办法。
说句不好听的,这其实是不知,知即行,知道就要做到,光知道却做不到,那就是不知。
当然,我也知道让一个人戒掉某种喜好,是不太容易的,需要循序渐进地去做。
第二,我想沉浸,可条件不允许
这是沉浸的最大障碍。
比如你正在做事,老板突然来一条微信,需要你紧急处理一个事情,你只能先解决这个事情,不然饭碗就丢了。
那怎么办呢?
在这里,我们先要明白一件事,沉浸是分层次的,而在无人打扰下的沉浸只是初阶。
这不是我定的,而是客观条件造就的。
举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假设你正在做一件事,突然肚子痛,那该如何是好呢?
所以,我们不要怪外界太乱,而要努力向自己内心求索,将那些打扰你的因素,看作是对自己的磨练。
真正的沉浸是可以迅速从一个场景切换至另一个场景,两个场景都沉浸其中。
这是需要练习的。
拿我来说吧,我以前写东西必须手机静音,现在完全不必要,因为即使有电话或是微信找我,我也不会打断原先的思路,可以迅速地进出。
这里有一个诀窍,其理论核心是番茄时间,但操作起来是不同的。
番茄时间是25分钟专心做一件事,然后休息5分钟。
这个太刻板了,设定时间的话,你的心里总会想着时间,反而牵扯精力。
我的方法是以事件作为划分。
比方说,我要打扫整个屋子。
如果一口气全部打扫出来,那是很难的。那只能是分阶段的去做,比方说先打扫厨房,你只需要将精力沉浸在打扫厨房这一件事上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不要去管。
厨房结束,稍稍休息 一下,再挑选其他的地方,随着房间越来越干净,你的内心也就越平和,反之则是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暴躁,最后甚至厌烦做家务。
第三,沉浸之后,依然被人找出错来
这个障碍仅次于上面那个,也就是说你沉浸做一件事,但最终的结果是差强人意的。
很多人就会反过头来疑惑,到底沉浸有没有用?
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我不够沉浸呢?
如果这些疑问不解决,最终的结果是放弃沉浸,重新走回老路。
在此,我希望你明白一件事,沉浸不是万能的。
沉浸确实能够让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确实可以有效调整心理状态,甚至改变人生!
但并不是说沉浸可以代替一切,比如说专业知识,做事经验等。
假设你初入一行,虽然你很努力,但依旧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
这时,往往会听见这样的委屈: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不行?
我们可以将“努力”替换成“沉浸”。
其实,大可不必自怨自艾,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客观的分析,是不够沉浸,还是其他方面欠缺?
假设已经很沉浸了,只是其他方面欠缺,那就哪里不行补哪里就是了。
反正你可以做到沉浸,学习起来也相对容易。
综述,我确实在这两个字上面,看到了希望,同时在现实中有所改变,心里恢复到了平和的状态,因此才做出这样的一个分享。
最后,愿你沉浸在喜欢的事情中,愿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