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妍
说起中国文坛历史上的女性所创造的光辉,我认为当属民国时期最为耀眼。
短暂的二十六载春秋,谱写的的却是值得传诵至今的传奇历史。那个时期的奇女子,都不是如今社会的女性所可以随意比拟的。虽然现世的你我不能穿越时光真正邂逅那个年代的旖旎,幸运的是却可以从无数书籍影像中把年华倒带将历史一一翻阅,回溯过往我们不曾经历却格外倾慕的绮丽故事。
关于民国优秀女性的传记,我们大多数人都略有所知。大都从一些推文或者介绍里了解过甚多影响力突出的女性命运的启承转合。在这里,不想去探索她们背后传奇的爱情故事,只想聊一聊她们在纯真岁月里不同于常人的奋斗和努力。
不久前,恰好读到李筱懿写的关于三十二位民国女子一生的不同际遇。我还追问身边的朋友,最喜欢哪一个?大多的回答都在意料之中.无外乎两个答案:林徽因和张爱玲。尤其是酷爱文艺的年轻人大多都是她们的拥趸。但是,除却她们,还有更多在不同文化领域暗香飘逸的女子待我们阅读。
民国,是一个特别的时代,一个文化和思想的迸发碰撞的好时代。正因如此,才孕育出无数思想界和文化界的大师。而我们所钟爱的那些女子便是在这个时代熠熠生辉,万古传扬。
提及林徽因,见过她的人都盛赞,这是一个将天生丽质和超人才智集于一身的书香女子。说到这里,我不知道为何脑袋里会自动跳出网红papi酱视频里的那句口头禅:“我是papi酱,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Papi酱的视频因崇尚真实,倡导自由和趣味吐槽的形式被年轻人追捧,也许是部分观点产生共鸣的结果,粉丝同样众多。但这并不能代表什么,只是网络娱乐时代的笑谈和自嘲.时代之间的差距,在历史挖掘的鸿沟面前,我们无法跨越,也更难超越。
一代才女林徽因,她的独特,并不在于单纯的倾城之貌和卓越的文艺才情。能被世人推崇热捧的,除却她文字间所表达的清雅灵秀,更在于她在不同领域的造诣之深和涉猎之广。人们描述她是一个充满”文艺复兴色彩”的女子,我想这个称谓是最正确的广义概括了。从狭义的角度定论,她应该是一位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学家。值得我们深深迷恋的,是她所赋予这个时代的精神。她从纯真的十六岁开始便已游历欧洲,而后留美求学,五十一载短暂的芳华里所铸就的是近代文学史上诸多传咏至今的经典篇章,而她亦是中国建筑学的奠基者和思想上的先行者.林徽因的身上所彰显着的是现代女性所提倡的独立和坚毅,也是现如今大家身上所缺乏的那股努力向上的拼博势头.也许这也是多数人偏爱和欣赏的缘由之一.
我们所读到的每一位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她们所绽放的光芒不管多么瞩目,背后都少不了扎实的付出和勤勉的努力.如若在正好的年华的我们不去奋斗,如若不终其一生执着自己的热爱,是否就要等待生命的终了寒慌局促?我想,你我心中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在民国灿若星河的才女中,不乏遗世独立,傲骨清洌的女子.就算没有先天优渥的背景扶持也依然可以开辟属于自己专属的瑰丽风光.被评为民国四大才女中的吕碧城便是其一,虽在少年命运多舛但并未向生活低头,而是果敢的特立独行在花信年华便逆势兴办女学随后畅游世界.她是中国女性思想解放的先驱,在中国文坛所洋溢的光彩同样被倾世称赞.读过她的故事,仿若随着她张扬的个性向不公和腐旧挑衅尽兴.她的行事作风就如同她的美充满着凛冽和桀骜.喜欢着自己的喜欢,追逐着自己的追逐.吕碧城的一生遭受过命运的砥砺,绽放过鲜妍绚烂,最终归于宁静淡泊.留下世人一世不解的错愕和神秘.
虽是铺展着不同的人生,但优秀的人之间总有些许相似的共性,在各自辉煌的路途上惺惺相惜,彼此欣赏,只因对方像极了另一个内心的自己。张爱玲和苏青便如是,听闻过她们故事的都知道,心性极高的张爱玲说过:“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比较,我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于此,便可看得出张爱玲对她的看重。两个人在民国时期都是靠文字书写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一个繁复苍凉,一个俊洁平实。她们的共同之处都在于,无论生活多么的动荡不安,都可卓尔不群独立特行的走在自己努力编织的道路上,至此终年,落寞同归。
关于民国记忆里的娉婷就如同春季枝头的烂漫一样,目不暇给,细数不尽。那些散发着香气的每一个缤纷女子都曾在她们的世界努力的生活。一个时代的终结只是锁住了时间,却掩盖不住藏在背后的光彩溢目,其实不管是民国还是现代,我们都是生在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面对辗转流年,我们都惧怕生活昏暗,“但只要你有那完全美丽诗意的信仰”,我想:我们都能站在世界最光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