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是“内耗”到崩溃?

开篇:你是否也在“自我战争”中挣扎?

想象这样的场景:

你明明什么事都没做,却感觉疲惫得像被抽干能量;

面对他人的一句无心之言,你反复琢磨,陷入自我否定;

你渴望活出自我,却总被社会标准和他人期待压得喘不过气。

这些时刻,你是否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内耗”——像内心的两个声音在打架,让你既痛苦又无力?

《停止内耗:过一个不累的人生》的作者若杉,作为资深心理咨询师,用真实案例和心理学智慧,揭示了内耗的本质:它不是你的“软弱”,而是你与社会、他人、甚至自己之间未被看见的冲突。

今天,我将聚焦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为你拆解内耗的根源,并提供一套“破局”方案,让你从“自我战争”中解脱。


第一部分:内耗的根源——你被困在“虚假的自我”里

你以为的“我”,其实是社会的投影?

在第一章中,若杉指出:我们之所以内耗,是因为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自己”,而非“真实的自己”。

社会标签的枷锁:当你说“我必须优秀”“我必须懂事”,其实是被社会标准绑架。你忘了,你也可以选择“允许自己普通”。

原生家庭的烙印:父母说“你要听话”,你可能把“听话”当成了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却压抑了真实的感受。

完美主义的陷阱:你追求“十全十美”,却在一次次失败中否定自己,殊不知“不完美”才是人性的真实模样。

为什么我们难以“做自己”?

恐惧被群体排斥:我们害怕展现脆弱,因为社会只奖励“坚强”。蔡依林的歌词“当坚强被所有人们歌颂,我怎么好意思说我难过”道出了这种矛盾。

混淆“擅长”与“喜欢”:你可能擅长迎合他人,却从未问自己:“我真正热爱的是什么?”

缺乏自我边界:你习惯牺牲自己的需求,去满足他人的期待,却忘了“你不是工具箱”。

行动指南:找回“真实的自我”

制作“愿景板”:收集你热爱的照片、文字,从中发现隐藏的天赋。

练习“0.01法则”:每天做一件微小的事(如写100字、锻炼5分钟),积累信心。

接纳“不完美”:告诉自己:“我允许自己不够好,但我会努力。”

真实案例:

一位读者曾写道:“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直到有一天我画了一幅童年涂鸦,突然发现:原来我最擅长的,是画画!”她开始用艺术疗愈自己,内耗逐渐减少。


第二部分:内耗的战场——你为何总在“自我攻击”?

你是否也掉进过这些“内耗陷阱”?

在第二章中,若杉揭示了最常见的三种自我角力模式:

带刺的自卑:你渴望被认可,却用“愤怒”保护脆弱的自尊。比如,舍友帮你付钱时,你却大吼“我不需要!”

讨好型人格:你习惯压抑需求,却换来一句“你怎么这么难搞?”

顾影自怜的循环:你还没开始就预设失败,比如“我肯定做不好这份工作”。

为什么我们会“自我攻击”?

逃避现实的“安全机制”:当我们害怕失败时,会用“我已经失败了”来提前止损。

过度解读他人意图:你可能会把“你怎么想”理解成“你必须怎么想”,导致内心戏爆炸。

把责任推给“外在”:比如“我焦虑是因为公司太卷”,却忽略了自己可以调整心态。

行动指南:停止“自我战争”

用“感受”代替“评判”:当你感到不安时,问自己:“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安全感?还是尊重?”

练习“钝感力”:对他人无恶意的评价,学会“不敏感”,比如“他的话可能只是随口一说”。

设立“自我边界”:明确告诉自己:“我的感受很重要,我值得被尊重。”

真实案例:

一位职场新人曾因同事的调侃而自闭,后来她尝试说:“我理解你可能没恶意,但我希望你能尊重我的感受。”对方反而道歉并主动缓和关系。


第三部分:内耗的出口——从“对抗”到“共情”

为什么“对抗”永远无法解决内耗?

若杉强调:内耗的本质,不是“改变外部世界”,而是“重构内在认知”。

对抗模式:我们试图用“努力”“忍耐”去对抗内耗,结果越努力越疲惫。

共情模式:学会与自己的脆弱对话,比如:“我知道你害怕失败,但你可以试试看。”

如何用“共情”化解内耗?

与“内在小孩”对话:想象小时候那个被否定的自己,轻声说:“对不起,我看到你的痛苦了。”

接纳“矛盾的存在”:你既可以追求事业成功,也可以享受平凡生活。

用“状态”代替“目标”:专注于当下的感受,比如“我现在写这篇文章,虽然不完美,但我在进步”。

真实案例:

一位母亲曾因孩子成绩焦虑,后来她调整了目标:“我希望孩子快乐,而不是第一名。”她的内耗逐渐消失,家庭氛围也更轻松。


结语:停止内耗,不是“放弃”,而是“重生”

读完这两章你会发现,《停止内耗》不是教你“躺平”,而是教我们:

不被社会标准绑架,活出真实的自己;

不与他人比较,专注于自己的节奏;

不压抑脆弱,允许自己不完美。

如果你也曾:

✅ 感觉生活疲惫却找不到原因;

✅ 总是自我否定,陷入焦虑;

✅ 想改变却不知从何开始;

那么,请从今天开始:

每天写下一件“真实感受”:比如“我今天感到开心,是因为……”

尝试一次“拒绝”: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看看会发生什么。

允许自己“不完美”:告诉自己:“我正在努力,这就够了。”

最后,请你思考一个问题:

你最近一次因为内耗而崩溃的时刻是什么?如果当时用书中提到的方法,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故事,我们一起探讨如何从“自我战争”中解脱,活出一个不累的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