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禅,需逾越一种障碍,即从凡俗的角度去理解我们的知识和经验障碍,超越所知知识和经验障,达到更高阶段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做好我们的事情,更好的过好我们的生活,更好的处理好我们的心态。
有人曾经提出一个禅学的三阶概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依旧从佛教思想入手,我们很可以以这个三阶概念去理解所知障,以及所知障对我们生活事业造成的影响。
第一种所知,看到这个山水,对这个山水形成了自然意义上的概念和知识经验。此时,是看到了这个山水知识经验的自然价值。自然层面的单纯普通平凡的对于山水的自然审美,这是自然知识的所知。
第二种所知,是看到这个山水以后,在自然意义上的自然审美自然价值基础上,理解认识到这个山水是否适宜生活,适宜耕作,是否适宜造庙起居。此时,这个所知在自然价值基础上,又具备了人文价值。但是,这个需要突破第一层所知才能达到。在这里,第一种所知,自然价值的知识和经验就构成了达到第二种所知的障碍。不能突破自然价值,就不能达到人文价值。
第三种所知,是看到这个山水以后,不仅理解到了它的自然价值,同时也理解到了它的人文价值。在此两种所知基础上,并且能够穿透历史时空的限制,于理念层面理解到这个山水的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并由此而引申开的更多更广泛的无限时间无限空间的事物理念的永恒价值。但是,又能于这个同时聚焦于眼前的山水,剔透玲珑,突破前两种所知,超越眼前的第三种所知。既通透诸多审美精神和时空经验的障碍,又简单明了,天真单纯,观照此山此水。
以上这三阶所知,一番过程,即是所知障的生起和突破过程。若没有对第一种的所知,就不会有第二种。若不能突破第一种,也就达不到第二种。同时,若不能经由第一种第二种的知识经验障碍所形成和铺就的道路,也就不能达到和超越第三种。所知障的突破类似于哲学“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不同在于每一阶的突破和进步意识不是以“否定”这个偏于消极的概念为基础,而是以“超越”这个更加倾向于积极的概念为前提。否定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一种破坏或者毁灭的隐藏含义。唯有突破既有所知,才能达到更高所知。这就是对所知障的认识意义和价值所在。
你拥有一种知识,这种知识一方面对于你来说是一种智慧所得,另外一方面就是一种障碍,因为它阻碍你达到更高知识。你拥有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一方面对于你来说是一种生活保证,另外一方面就是一种障碍,因为它阻碍锻炼更强的能力。你拥有一种资产,这种资产一方面对于你来说是一种财富,另外一方面就是一种障碍,因为它阻碍你获得更多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