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起来,正常洗漱之后,戴上隐形眼镜。左边眼睛突然感觉不适,赶紧取下隐形眼镜,查看了一下眼睛,没有什么异样,但就是觉得不舒服。考虑到时间关系,赶紧戴上之前配的有框眼镜,照照镜子,似乎不是太难看,就拿着包和车钥匙直接上班去了。
来到校园,同事碰到了,笑着问:“余老师今天干嘛戴眼镜啦?”“眼睛有些不适……”用同样的答案接连回答了几个同事相同的问题。我寻思着到班级,孩子们估计也会感到好奇,也不知道这群小可爱会怎么问?
“余老师,你怎么会戴眼镜?你的眼镜有度数吗?这幅眼镜是怎么变出来的呀……”孩子们看着我的新形象好奇地问道。这时,班上的孩子陆陆续续来到教室,看着讲台前的我都会不自觉地多看一样。“老师!老师!您看过《皮皮鲁和鲁西西之罐头小人》吗?”“没有啊!”“老师,您今天戴上眼镜特别像影片中的一个人物形象,真有意思!”
……
今天仅仅只是戴了幅眼镜,孩子们就各种猜测,各种想象。在孩子们心里,老师的一举一动,原来学生都是如此的在意。想起若干年前自己经常板着脸,额头上露出 “川字纹”的样子,真的心生愧疚之意。以前的自己总觉得老师就应该有一副严肃的模样才能镇得住班上的孩子。孩子的行为稍有问题,与之谈话的时候我的表情就会不自觉变得严肃起来。
殊不知,自己当时的面部表情有多难看啊!好在现在的我们已经学会了情绪管理,许多“面目可憎”的画面也极少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和善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