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东西有一种文体,叫做“清单体”。即把某些个弱联系的一些观点用清单的形式列下来,而这些弱联系的观点又同服务于一个中心思想。弱关联但不是无关联,是清单体的最直接属性。
刚开始没有意识到,直到看了小马宋公众号推送的一篇文,开头就写到发次懒,用清单体……很好奇为啥用清单体就是发懒,后来明白,一篇正常的推文,需要严谨的逻辑架构,缜密的思维过程,而清单体则可以较好的避免从头到尾严密逻辑的编织,转向一种更灵活、开阔的文字形式,更有利于思维的发散,看似形散,实则神似。
对清单有更深的认同还是在逻辑思维现在的每日推送,以前是六十秒语音,现在是每日一个清单,我猜想,罗胖由语音改为清单体,一定是经过深入研究之后做的商业决策。理由大概想到以下几点:
- 清单体便于创造。像前面所说,清单体组成元素之间是弱关联的,不需严肃缜密的逻辑,对于清单作者来讲,更便于被创造。
- 清单体的弱关联,对想表达的清单主题却有较强的关联,其对主旨的支撑并未因清单体而弱化太多。
- 清单体其实给出了我们一个针对主旨的思考框架。更有利于我们建立框架感,更有利于满足我们“读完清单即学到”的即时满足感,对罗胖这些做知识付费行业的人来说,即时满足读者的成就感和快速消除学习的焦虑感,清单体确实很有效。
- 清单体更符合现代社会人对“干货”的渴望。求干货,是现在最常见的一种提法,很多人没时间、没兴趣(其实是没能力)看大段有价值的文字,极少数人才能做到只字不差的阅读,相比之下,浮躁的现代社会人更喜欢阅读“干货”,只想看最有“价值”的内容,多余的水分一个不要,急于求成(虽然大神的成就之路绝不仅是干货铺就)。
就我个人来说,罗辑思维改为清单体之后,对每日推送的收藏确实多了很多。对此,我自认是上了罗胖的当,有些清单比较实用(清单往往和“实用”、“干货”、“手把手”等字眼联系在一起),收藏便收藏了,都是些日常生活相关的。而有些清单,关于思考和思维锻炼的,把清单当作入门框架,可以,但如果想训练自己在某些新领域形成独特且有价值的想法,还需在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完善信息、知识,并不断寻求假设和验证,逐渐将清单变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搭建完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倒觉得清单体为我们提供了对某个新领域入门的门槛,从中便于我们快速窥其究竟,但也必须认识到某些清单体的缺陷,在框架的基础上还需自己添砖加瓦,形成知识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