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中的“化”和“大”——听陈鼓应老师的庄子研究

对于《庄子》我一直羡慕于其高远自由的生命境界,并能够扶摇直上的洒脱与逍遥。而今天的课,陈老师将我们从另外一个面向来解析庄子的思想与济世的超高影响力。

两个字让我印象深刻,“化”、“大”。“化”此字是整个生命学的重要文字,可以组成多个词来阐述不同侧面的体现。参化 、 安化、顺化、观化…….这些多体现于时间空间的无限性。而这个化在《庄子》里多次出现,即是告诉我们万物皆有规律,而此规律亦具有转化性,贵在行者的内力。内力够强劲即可以借助虚空之无形之力量来化,从而往正确的方向行进。而对于我本身,一直心里有一个词“感化”,此化亦是有转变与协助的意思,那么前面加一个“ 感”字,即是用生命唤醒生命的过程。

而这一系列的“化”向内推又回到原点,即是自己的“ 内化”,即:首要自我吸收、转化为自己的才有能力去化他人。故,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在的形表。明心见性、正确吸收、明理开慧、内化落地、检证实施,这就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哲学架构的体系。

“大”此字是庄子本身所展示的一个形态,鲲鹏之志承其大,寓指引导我们要学会放大格局,拉大心思,落地实施时要做长远规划,慢慢走,修炼真功夫。而讲到 : “ 怒而飞 ”,我看到陈老师站了起来,张开臂膀,真如大鹏鸟展翅要起飞一样,此是让我们有一种主观能动性,掌握时态乘风而飞!“怒”在此所延伸出来的是蓄势待发的那一股力量。

而 陈老师本次更是着重提到一个词:“积厚之功”庄子用鲲来形容积厚之后承势而起的高远。让我对应于我们当下的学业,深入经藏,老实大量的诵读与解析,然后在例行于社会中,远离驳杂,一门熏修,正是在修炼此“积厚之功”的功法。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最后,陈老师特别贴心的给我们讲述了“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庄子在讲述与描绘其雄伟与孤傲时,是不是也正是在以其强大的成功率来影响着世界呢?《 庄子 》让我们突破封闭的世界,打开一个无限的世界。向下扎根~即练就积厚之功。向上生长~直越扶摇九万里。

于此,我们看待人事物的层面就与常人不同。故,可以化解矛盾,转化事态,立乎其大。于天际间开阔胸襟;于自然中寻其规律;与日月同辉、与万物同生。大而化之,化而行之,行而得之,得而受之,受而欢喜自在安乐之。

感恩陈教授!您如此高龄依然矗立讲堂,以自身高深而广博的力量在影像着我们这些晚辈。

感恩陈教授!您如此谦和的给后学于鼓励与指引。

感恩陈教授!您让我似乎看到了“庄子”再世的景象,看似平凡却非一般。且即在身边。我们唯有化作精进努力的动力,将此经典文脉传承与延续。

感恩杜教授,以及老子书院全体老师!各位贤师于生活中的关照与形表已经给予我们超强的影响力与指引。

私塾硕博班的课程设置更是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线上线下的精彩互动让走进来的同修们有心灵 回归的寄托。

哲学原来可以这样学,真是让我们欢喜信受!惜福感恩!

杜保瑞教授国学经典私塾硕博班——素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何谓“逍遥"之“游"?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有《庄子音义》,解 篇名云:内篇,内者,对外立名。“逍遥游者, 篇...
    彭小艾阅读 9,379评论 0 1
  • 昨天下午,儿子回到家,第一句话是:“妈妈,今天我被调到最后排坐了。” 我很诧异,问道:“发生什么事了?你以前的位置...
    海边的风铃2008阅读 2,865评论 5 11
  • 去年参加李海峰老师的课程的时候,就感受到什么叫开放。 海峰老师的双证班,不仅让你学完两天的课程,还连讲师的讲稿都会...
    潘少侠阅读 1,405评论 0 0
  • 从泰国回来已经好几天了,和媳妇在饭桌上吃饭时,媳妇还偶有提起冬阴功汤。 这个著名的汤的泰文名字是“Tom Yam ...
    付强_阅读 7,112评论 4 72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