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
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他认为宇宙的三种势力:天、地、人,各有自己特殊的职责,人的职责是利用天地提供的东西,以创造自己的文化。
他认为人们必须要有社会组织,需要行为的规则,就是“礼”。认为人类的根本烦恼之一是“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礼的功能是确定自己欲望的限制,遵礼而行就是道德。以这解释道德上善的起源,其与墨子的功利主义相似。当然,礼的另一种功能是使人文雅,情感雅化、净化。
儒家认为,人心包含两方面:理智的和情感的。所以,在面对死者的态度时,两方面都要考虑。《礼论》中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状乎无形影,然而成文。”对待死者,不可以只按我们所知道的,或者只按我们所希望的去对待。应当采取中间的方式,既按所知道的,又按所希望的去对待。这种方式就是,对待死者,要像他还活着那样。如此,丧礼、祭礼的意义都完全是诗的,而不是宗教的。
荀子认为:“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认识能力的两个部分:“天官”,如耳目之官;心。天官接受印象,心解释印象并予之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