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习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有几点理解和困惑与大家共同探讨。
当前,我国农村发展与城市有很大的差距,两者是最大的不平衡;农村在发展模式、生产方式、劳动就业、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充分。现实表现是,人才、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主要向城市及辐射地聚集,而流向农村市场的极为有限,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城市出现交通拥堵、空气和噪音污染等城市病,农村出现空壳村、土地闲置、劳动力匮乏、资金和技术缺乏等现象。
乡村振兴战略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变生产要素的单向流动,人口形成农村到城市和城市到农村的双向循环,医治城市病,拓延农村发展空间,拉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不断提高收入。
为此,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进行了重新定位,使其兼具生产、生活、旅游休闲和养老居住等多种功能,前提是,在农村也能享受到原来城市的生活品质。解决办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就为农村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为资本等生产要素结合提供了可能,也为有识之士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受限于学识和眼见,我有两点困惑和疑虑,望大家给予教诲。
第一:经济靠人为拉动是否具有可行性和持续性。城市化的发展首先依靠的是工业化,因工业化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张,这是市场经济“无形之手”推动的结果,而绝非靠宏观规划和设计得来的。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主观因素和想象过多,寄托了国家和政府的担当和责任,是家长制情怀和使命,是否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能否由市场经济的内生动力推动。
第二:乡村振兴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在哪里。工业化的成果在最初支撑起了城市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因人才、资金、技术、劳动力的集聚,功能获得多元,又因网络效应带来产出和效益,成为城市新的支撑力。而乡村战略中农村的发展,是前途和愿景,让资金和其他生产要素能够融合,让产业和项目可持续,让资金有收益,这其中的源动力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