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转变的故乡生态

我相信很多人曾经在沿海公路上飞驰,海天一色,群殴翱翔,清凉的海风吹来,荡漾起飘飘长发,空气中弥漫的也都是海的味道。那么有多少人曾经沿着我们的大运河长堤行驶过呢?

运河长堤上的公路不像沿海公路那样,入眼皆是波澜壮阔,相反,它的两侧风光,就像一幅幅油画,有时候是米勒笔下晚祷中的寂寂农田;有时候是梵高笔下的收割中的田园风景;有时候,你还能看到莫奈的干草堆,或者米勒的另一幅名画,牧羊少女,哦,现在基本看不到牧羊少女了,多是牧羊婆婆,顶着花白的头发,坐在树荫下。

前一段时间回老家去,从国道转到运河长堤,发现两侧堤坡的柳杨树都已经长起来,枝丫繁茂,郁郁葱葱,把河堤变成了一条林荫大道。长堤下面都是农田,左右方圆几十公里,种植的大多是玉米,正值吐穗时节,每一颗玉米杆矗立着就像一个个战士,整个田间蒸腾着一股不可阻挡的气势。丰收,近在咫尺之间。

下了长堤,就进入到老家的乡间公路了,穿过玉米地,看见桃园,杏园,苹果园,还有一片深深的白杨树林子。阳光透过白杨的叶子照下来,形成一道道斜射的光柱,落在树下的草丛里。一只只小鸟在光柱中穿梭,吱吱叫着,不停的变换枝头。

我想起十几年前的时候,大概是2003年左右,有一年的五一假期回老家,走进村口只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看了好久才猛然发觉整个林子光秃秃的和冬天一样,看不见一片绿叶。华北地区的五月份,温度已经和夏季一样,就算有冷热变化,也不可能不长树叶。后来问了老妈才知道,并非没有长树叶,而是长出来的嫩叶都被树虫吃掉了。那是村口的一片十多亩的树林,后来我又逛了村外其他几片林子,都是一样的情况。

这么多的树虫,可是鸟儿们的美食。老家随处可见的那些鸟,麻雀,花喜鹊,灰喜鹊,啄木鸟,布谷鸟,都在哪呢?为了防治病虫害,每棵树都打药,但最后,书虫没有减少,鸟倒是死了不少。看着那一片片萧条的树林,看着树上的那些一簇簇的虫子,似乎感到了电影里末日来临之前的气氛。触目惊心,让人由里到外感到寒冷。

现在不同了,故乡的生态正在慢慢恢复。住在童年时的房间里,每天早上就是被叽叽喳喳的不明鸟叫声吵醒。老家的院子很大,老爸种了各种蔬菜,黄瓜西红柿,韭菜西葫芦,辣椒羊角脆;老爸种菜老妈种树种花,桃杏李子柿子树,枣树石榴葡萄树,花就更多了,金银花,茉莉花,透骨草,吊篮还有很多我根本叫不上名字的花草。总之这个大院子就像个菜园果园花园的整合体,加上门外还有几棵大杨树,每天吸引着鸟儿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老妈说很多鸟认不出叫什么名字,因为她也没见过。农药包括果树蔬菜农药依然在使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环境要求越来越严格,农药对人类和鸟类的伤害作用也在减小。鸟儿多了,虫害也会相对减少,农药也就相对使用会少,逐渐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我经常带着女儿在老家的田间散步,有时候会站在运河堤坡上眺望远方。不远处的大运河波光粼粼,静静流淌。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见证了两岸的荏苒变迁。如今她不再是连接南北的交通枢纽,但却会成为中华大地上最长最美的生态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窗外沙,天上云,只看一世浮尘 心中恋,蓦回首,此身许来世 轩轾不分,理还乱,我欲何为 静守候,俏情眸,爱你久久 谁...
    一唐0625阅读 250评论 0 0
  • 我相信会有一个人 穿越人海潮流 笑靥如花的走到我面前 深情的望着我 温暖的拥抱我
    林书阅读 209评论 0 0
  • 昨晚提前煲了桂圆红枣枸杞汤~ 九点起来~给先生先做早餐:芹菜鸡蛋饼和五谷豆浆,话说他的早餐都是别人的加餐了!睡得晚...
    悠哉轻创联盟阅读 750评论 0 0
  • 我:西瓜真好吃。网友:其他水果就不好吃吗?难道就西瓜努力?我:我只想表达西瓜好吃,没想牵扯其他水果。网友:你就说其...
    我有一口小白牙阅读 262评论 6 0
  • 人是永远都不会满足的 骨子里的东西很难改变 活在虚伪的面具下,或者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其实舒适就好 不同家庭中走出来...
    张文昭阅读 3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