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论语》中主要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以下是我对《论语》的理解。
孔子很是注重教育。子曰:有教无类。他认为人人都能受教育。他主张学在民间,开办私学,打破了统治阶级和贵族阶级对教育的垄断。
他也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要根据事物的特征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他允许因材择学,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等特殊情况进行自由发展。例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孔子关于同一个问题却给了两个答案。故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孔子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面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正是孔子所倡导的。
另外,孔子注重启发式教育。还要求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而在学习上他希望“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这为整个时代的进步奠定了基础。所以他被称为“圣人”实至名归。
孔子也很注重道德。在国家政治上,他主张以德治国,。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说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道德高尚必会影响全国人民向善,使小人寸步难行。
而在为人上,孔子也很注重“仁”和“礼”,主张克己复礼。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对待朋友要言而有信,为人做事要忠诚。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他主张恢复周礼,通过礼仪制度来维护整个社会的安定。
孔子是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为中华文明做了很大贡献。《论语》至今对我们的国家和个人都还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以上便是我对部分《论语》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