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越读越有意思。
前段时间刚刚读完了《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算得上是对李鸿章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同样也对晚清的政局及外部环境有了更为准确的认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自己以前的观点。
我对历史的喜爱,自己就不过分强调了,身边的熟人还是知道的。假期想对李鸿章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就跑到校图书馆借了这样一本书,读完想写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了解一个王朝的政治,就要了解它所面临的大的外部环境,这是影响其政治走向与变化的重要因素。满清作为一个北方游牧民族入主汉人所主导的国家,在历史并不是多见。而近代世界的变迁又不同于以往,工业革命的发展与推广,成就了一批资本主义经济强国,为了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大的原料与市场,所以扩张成了必然的趋势,而当时的中国便成了列强眼中的肥肉。这种大的国际环境在以前是绝无仅有的,所以有人说清廷遭遇的是五千年未有的变局,这种说法是一点也不夸张的。成长于游牧方式之上的少数民族,他们缺乏一套完整的治理国家的制度和理念,其实说实在一点,他们的意识里并没有强烈的“国家”观念,落后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清朝统治中国的200多年其实就是一个王朝自我学习的历史,只是由于自身基因的强大,难以被彻底汉化,加上突如其来的外部变化,使其难以招架,即使后来努力挣扎,也避免不了被覆灭的命运。
李鸿章的官场命运沉浮是与国家前途密切相关的,没有清王朝一次次的危机,就缺乏李鸿章展示自身政治才能的机会,自然也就成就不了这位晚清的重臣。李鸿章初次踏入仕途的年代,清朝刚遭逢鸦片战争的重创不久,之后几年又恰逢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势力正盛,算是赶上了勘乱的时代。对内是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对外是资本主义列强的虎视眈眈,国家需要一位能平乱、懂外交的能臣,李鸿章赶上了这样一个国家用人的时代,加上自己早期的努力,所以开始受到清廷重视,之后便被委以重任,在官场如鱼得水。
此后凡是大事,几乎都能看到李鸿章本人的踪影,一次次的历练让李本人的政治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也是因此造就了他在晚清那个混乱时代的强大的政治命运。
能办事、有手腕、懂权谋的臣子不多,李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个。身在官场,不缺能办事的人,缺的是既能办事又深谙官场权谋的人。用书中的话说就是“既要会办事又要会自保的人”,这样的人细究下来其实不多。早年的林则徐可能更像一个直臣,办事能力强,但是在“精于权谋、善于自保”方面就不如李鸿章本人了。他在官场上不仅会办事,维护自身的政治利益,也懂得照顾朝廷的面子,即使双方意见不一,他也能曲折达到自身目的,并在自己的奏折中列举种种理由说服朝廷,使其接受自己的主张。
就拿平叛太平军为例,他组建的淮军在剿灭太平军以后,朝廷为了防止他的势力做大,一心想削弱淮军势力,解散淮军,但李鸿章本人一方面告知朝廷淮军对于维护京畿防卫、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做出裁汰的动作,最终让朝廷放松了警惕,也保留了一部分淮军的力量,从而也为以后自己在朝廷面前保留了一个重要的筹码。这件事情足以体现李鸿章的精于权谋、善于自保的特点。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自古一来李鸿章本就不是第一个。历史上这样的人不少,尤其是谋士、将才,虽然能被统治者知人善任,给予了他们展示自我才能的机会,但是一般都在政权建立、国家稳定以后,被以种种理由铲除,这其中有功高盖主的可能,也有其他不为人知的秘密。李鸿章的政治才能被充分体现,但也在国家危难时刻充当了统治者的炮灰。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李鸿章败的很惨,他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一方面让他在官场上名誉扫地,另一方面也让他在民间臭名昭著。
其后签订《马关条约》,加上之前之后类似的条约,李鸿章被世人骂的更惨,以至于死后,也被后人指指点点。李鸿章本人自幼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他要忠君,即使统治者腐败无能,他也不能背弃,这就像他和慈禧太后的关系一样,后者识他,却也把他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让他声名狼藉。
地方派成为维护清廷统治的中坚力量,却也成为了清廷的掘墓人。著名的地方派代表就有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这些都是晚晴维持统治的重要汉臣,他们各个都被委以重任,虽然都效力于满清,但不乏开明之士,如张、李二人。清廷统治前期倚重满人,对汉臣多多少少有些芥蒂,即使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满清王朝的鼎盛时期,这个现象也不例外。这其实并不奇怪,满人毕竟是同族中人,汉人是异姓人臣,所以能力再强,也多少会受到限制。后期特别是道光一朝之后,可能这种现象就更为普遍,满人在武功方面的建树早已不复当年,清廷不得不倚重汉人。
随着地方派实力的膨胀,清廷在一定程度上被架空。满清的覆灭不光是革命党人的努力,北洋系出身的袁世凯应该算作清帝逊位,结束满清统治的核心人物,各方的革命派多少都有些地方派势力的影子。但要刨根问底的话,北洋系的第一人该算作李鸿章,地方的革命党武装都是一群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清廷军队罢了。
弱国无外交,这一点,在满清一朝体现的淋漓尽致。从《南京条约》的签订以来,此后的种种条约、协议,几乎都被打上了不平等的烙印。这一点即使有谈判者的外交才能有限,但最关键的还是国家的积贫积弱,谈判面前,没有底气、没有信心,在船坚利炮面前,国家的利益一让再让。你不答应条约,就只能挨打,即使主动出击,受限于武器装备的落后,完全取胜的可能性不大。国弱的关键在于统治者自身的腐败无能,没有下定决心变革的魄力和勇气,仅有的几次改革也收效甚微,做做样子。如果甲午海战胜利,如果清廷的八旗子弟足够抵挡列强军队的进攻,恐怕历史不会向后来我们看到的那样,但说到底,历史是不容假设的,所以失败也在所难免。
这是我看完该书后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看法,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和我交流讨论,欢迎来信。
2017/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