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弟弟给我打电话,我猜肯定有事。因为平时他很少用电话的方式联系我,我和我的弟弟妹妹有专门的微信群,几乎每天都在群里家长里短的联系着。这次突然的一通电话,瞬间觉得有很多庄重的仪式感。
电话里,弟弟说了很多,说他今天冒犯了父亲,惹父亲生气的事情。也说了他最近的难处,他的心情不好,想找我这个姐姐谈谈心,我也和他说了很多,一个小时后,挂完电话,我对女儿说,你看,有了兄弟姐妹,有什么困难烦恼,自己解决不了,还有家人在,一起想办法多好,不孤单!
女儿说,舅舅是你的家人啊!她理解的家人可能仅仅局限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家里她宠爱的小狗丝丝。
我跟女儿解释“家人”的定义,最后我说,你看妈妈有弟弟妹妹,没事可以一起聚聚聊聊天。你外婆生了三个孩子,我们都是一个爸爸妈妈的,你想不想让妈妈给你生一个跟你一起喊爸爸妈妈的弟弟妹妹?女儿表情复杂,说,妈妈,外婆生那么多孩子,疼不疼啊?
关于生二胎,女儿一直都没有明确的意见和态度。我们身边的人也习惯了把的二胎的理由放在一个孩子孤不孤单的原因上。
最近女儿一直在我身边,小小年纪白天忙着写作业、上空中课堂、网课辅导等,一天时间有一大半是为了完成必须完成的规定作业,当我还想着给她额外准备听写,让她看图说话的时候,我又觉得于心不忍。现在的孩子,都累。而女儿又特别懂事,真的不忍心再生一个弟弟或妹妹,让她多了一个“操心”的对象。
说起女儿的懂事,真是历历在目。每天会主动问,今天的钉钉打卡作业是什么,我只要跟她说好应该完成哪些任务,女儿会在规定时间自觉完成。并且质量也有保障。比如写字,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在女儿面前也不是一个好老师。我对她写字的要求是,干净整齐就行。而她却每次写字尽量一笔一划。写字很有意识的注意间架结构的匀称和笔画写到位。每次写到特别满意或者不确定的还会主动给我看,问我这样行不行。其实我觉得已经很好了,有时候总要鸡蛋里面挑骨头一样的指出一些不规范的情况,她总会不厌其烦的改。我问她,你怎么把字写的这么好看了呢,是老师教你这样写的吗? 女儿说,她数着田字格里面的小点点写的。
今天的语文园地里有一个《妞妞赶牛》的绕口令,语文老师的作业要求是朗读打卡。女儿却坚持要背诵。几分钟后,她会背了,却因为太拗口,总有一两个字卡壳,我说其实已经很好了。但是女儿自己不满意,要求重新录,这样三番五次,三番五十次,最后一次录完成且搭配了她的手势,我说了数手机前面一共录了68次!从头到尾,女儿总是笑嘻嘻,或者遗憾最后一句停顿多了。女儿都这么有耐心且要求完美,我只能鼓励和陪着。
对于她的好脾气,有时候我觉得,真的宁愿女儿多一些娇气。太懂事总会让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