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有个菜农家里生了一对双胞胎姐妹,菜农为姐妹俩各自选好了夫婿,谁知最后这姐妹俩竟然调换了夫婿,分别嫁给了对方的未婚夫。这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在宋朝的建炎年间,山西府宁源镇有个菜农名字叫朱永春。因为他为人忠厚老实,踏实肯干,周围人都叫他菜朱。菜朱早年间娶了一个破落户家的小姐为妻,小姐为他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分别起名叫朱圆圆和朱兰兰。
那小姐嫁给这菜朱,她心有不甘,然后她就勾搭上了一个路过的客商。在两个女儿三岁的时候,她偷偷带上大女儿圆圆跟那个客商跑了。菜朱十分伤心,却也是无可奈何,只得带着小女儿兰兰过日子。
结果这位小姐跟着客商到了他们家,这才发现人家竟然是有老婆的,那小姐只能做妾了。这下小姐又不干了,大闹一场,被客商和他们家人合起伙来揍了一顿,关在后院里不让出门。
过了好几年,这小姐寻了个机会,偷偷带着女儿又跑了出来,一路颠沛流离回了宁源镇。娘俩在路上还遇到了歹人,多亏有个货郎见义勇为,把她俩给救下来了,又护送回朱家。
可惜这小姐在路上染了风寒,回家以后就一病不起,没过几天就死了。这菜朱对妻子跟别人私奔也非常愤恨,没怎么给她上心治病。
如今妻子死了,他也不伤心,随便找块地方埋了了事。倒是那个货郎特别热心,帮着请大夫抓药,下葬的时候也是出了不少的力。菜朱觉得这货郎把妻子和大女儿一起送回来,这妻子回不回来他已经不在乎了。
但是大女儿回来了,他很感激这货郎。这一问呢,原来货郎他是个孤儿,无父无母,靠卖杂货四处漂泊。就跟他说,让他住在自家菜地边上的一间小屋子里,白天让他出去卖货,晚上回来帮着看看菜地,家里管他一顿晚饭。
这货郎姓周,家就在宁源镇不远的一个村子里。他原本是个读书人,已经有了童生的资格。父母死了以后,大伯一家把他们家房子给占了,他没处可去,只好挑担子卖杂货。
菜朱给自己小女儿相看好了一个人家,是镇上铁匠家的二儿子。再一看这个货郎小周心肠不错,晚上又用功读书,觉得他将来可以找个账房之类的活计,也算可以安身立命了,就想把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他。
结果这大女儿圆圆死活看不上这个货郎小周。她跟母亲在客商家里虽然过的挺不如意,但是人家客商家很有钱,那吃的用的都比朱家的好。
圆圆就觉得这铁匠家里的生活虽然比不上那客商家里的,却比朱家强许多了。他就跟父亲又哭又闹,要跟妹妹互相换。兰兰倒是挺喜欢小周,时常会去找他,听他讲一些书中的道理。
她一看自己姐姐这么哭闹,就跟父亲说我愿意跟姐姐调换,那就让我嫁给小周吧。其实菜朱这心里她是偏向小女儿的,毕竟大女儿跟着她娘跑了这么多年,感情也没这么快培养回来。
可看见两个女儿自己都说好了,那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呀,只好同意了。一看这铁匠家比菜朱家有钱,这菜朱就怕女儿嫁过去受委屈,只能自己拼命干活,把钱多挣点,多出来的给女儿预备嫁妆。
至于小女儿,他就跟小周说好了,让他当上门女婿,以后自家的房子和菜地都留给他。谁知这小周拒绝了,说自己肯定不会当上门女婿,他要去参加科举考试,等中举了回来风风光光迎娶兰兰。

菜朱挺不高兴的就说,小周啊!怎么这么不识抬举呢?可这兰兰她帮着小周说话。菜朱虽然心里生气,他拿女儿也没办法,于是就跟小周说,那你考吧!等你考中秀才再回来娶我女儿。
过了两年以后,菜朱给大女儿已经攒了十两银子的嫁妆,风风光光把她嫁到了铁匠家,小周也省吃俭用存下了二两银子。兰兰偷偷把自己的银镯子送给小周了,小周带着这些钱去山西府参加考试,谁知这小周一走就没音信了。
这菜朱很是生气,整天是骂骂咧咧说,兰兰你看看你,你看走眼了吧,你信错人了。兰兰人家不在意,依旧是每天操持家务,根本也不提婚嫁的事儿。
再说这个朱圆圆,她嫁到铁匠家之后怎么样了?她整天是好吃懒做,也不干家务,公婆对她很不满,时常骂她,圆圆也挺生气,气不过就不在家呆着,跑到街上去闲逛。
结果在成亲第三年,走了她母亲的老路,跟一个外地来的客商跑了,铁匠家这下不干了,找上朱家就骂,要求朱家把兰兰赔给他们。
这菜朱他就跟铁匠家对骂,死活不同意兰兰嫁过去,两家因此就动手了,附近邻居也跑过来看热闹,那菜朱能打得过铁匠吗?胳膊都被打折了。兰兰一看,见势不妙,从后门跑了,一路跑到了县衙,她告状去了。
县令刚刚收到调令,要换个地方当官。这点小事儿他没心思管,就派差役去将打架的人全都给抓了,一起关在大牢里,等新任县令来了再审,我不管了。
结果一关就是关了半个多月,这兰兰天天往大牢里跑,给她爹送饭,还得请大夫给她爹治胳膊,很忙啊,一天到晚忙的是不亦乐乎。
好不容易等到新县令上任了,一看姐姐朱圆圆她怎么回来了?原来这朱圆圆跟着那外地客商私奔,走到半路上两人就打起来了,吵得太厉害,那个客商抬手就把朱圆圆给打了。朱圆圆气不过,半夜里偷偷的跑了出来,被那客商追上,又是一顿暴揍。
恰好这新任县令从旁边路过,立刻命令手下差役把朱圆圆救了下来,惩戒了那个客商一番。圆圆说自己要回家,而且是要回铁匠家。新任县令就把那客商给放了,把圆圆带了回来。
可带是带回来了,没让她回铁匠家,把她送回了娘家,跟兰兰在一块儿。从始至终都是差役在跟圆圆说话,圆圆并没有见过县令的面。
兰兰听姐姐说了这些事儿以后,她心里就琢磨这位新任县令大人,大概是个明事理的好官,不像前任县令根本就不管,把大家一起一关,没他什么事了。
既然是个好官,那不如我再告一次状,于是就跑到县衙去告状了,想让县令把自己父亲放出来。她本来约姐姐跟自己一块儿去县衙,可圆圆说自己一路上舟车劳顿,疲乏的很,她想睡觉,兰兰没办法,只能自己一个人出门了。
结果到了县衙,铁匠家也在,也来告状来了。他们一看见兰兰,就跑过去抓住她,让她一定要替姐姐嫁过来。双方争执不下,这新任县令就派差役出来了,把这两伙人一起带到大堂之上。
到了大堂,铁匠家人不依不饶,非要让朱家陪他们一个媳妇。县令高坐在桌案后边,冷笑一声,你家当初娶的是朱圆圆,如今朱圆圆好好待在娘家,你们为何要强抢朱兰兰呢?
铁匠家人说,那朱圆圆早跟客商跑了,怎么会在娘家呀?兰兰赶紧就说,我姐姐的确回来了,就在家睡觉呢!这么一说,铁匠家人也就不闹了,说只要朱圆圆回来,他们不再追究朱家的责任。
兰兰还没说什么,这县令不干了,一拍惊堂木,大胆刁民,伤了人难道就不赔偿吗?王法在你们眼里可还有用啊?铁匠家人还在那辩解呢!说他们不怕,觉得自己有理,拼命辩解没什么用,县令还是要判他们赔朱家一笔钱,又叫人去朱家把圆圆带过来,让铁匠家带回去管教,然后当尝释放所有参与打架的人。
这菜朱心里面不痛快,本来他就好生气,还关了这些日子,心里憋屈,来到堂上一看,大女儿圆圆在呢,冲上去就要揍,被差役们给拦住了。
这时候县令走下堂来,拿出二十两银子交给菜朱说,朱老伯,你看这二十两银子求娶你家兰兰可行啊?菜朱吓了一跳,县老爷要娶兰兰,抬头一看,哎呦,这不就是三年前出去考试的小周吗?
原来这小周参加府试十分顺利,知府很是欣赏他,把他推荐到省学里。小周在省学又待两年多,参加乡试竟然夺了一甲第十三名,跟着同科举子一起进京,转过年来又考取了进士,很快被任了官职,就跑到这里当县令来了。
铁匠家一看,这朱家要跟县令结亲,谁还敢再闹腾啊!带上朱圆圆就回家了,很快将赔款就送来了。周县令如愿娶到兰兰为妻,俩人是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这日子过得十分和睦。

故事结语:双胞胎姐妹俩说相貌品性应该都差不多,可是因为小时候的经历,导致长大以后天差地别,大女儿就随了母亲水性杨花,这小女儿随了父亲老实本分。所以说对待子女教育那一定得重视,父母第一个就是孩子们的榜样,父母品行端正,孩子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特此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请不要与封建迷信挂钩,内容无不良引导,仅供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