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何时起,看书变成一件丢人的事。你看书,你才看书呢,你们全家都看书。谁也不承认自己看书,并且用自己多少年没有看过书来标榜,作为吹牛的资本。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没有时间节点。细细想起来,大概是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在两千年之后愈演愈烈,互联网遍布全国之后完成。
生活节奏的加强、观念的改变、加上互联网的催化,共同完成对传统书籍的摒弃。变成现在的以看书多为耻,看书多为落伍,看书多为老土,古板,听到周围有人看书,投过来的是鄙夷轻蔑的眼神。我说这话没有任何贬损,相反还有一丝丝的欣慰。这样挺好,全民娱乐,娱乐至死。我们为什么要看书呢?有互联网,有百度,有各种快捷获取知识的途径,谁还要去看书呢?关键是效率。我这种想法是大家普遍也认可的。我们国家的先进理念在某些方面是走在了世界前面的,包括抛弃书本阅读。
欧洲人在这方面就不如我们,去年有一个每年每人读书多少的调查,欧洲人远远超过我们,他们一年每个人读书量在50本左右。而我们每年一个人读书量不到一本。这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已经远远把读书的陈旧概念抛在脑后了。
不过,尽管如此,抛开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快捷主义等,真正能够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真正掌握一定知识量的,还是要通过读书。读一本书,你能系统地,完整地把作者的思想了解清楚,融汇到自己的思想中,让自己的阅历、眼界、思维方式都有提高。这是百度和网络文章不能比拟的。百度的快捷、粘贴、拿来主义这些只能是应急。我本人不入流,喜欢拿一本书,泡杯茶悠悠地看。我就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事,一本好书翻来覆去看,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