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茹(王两语)
同理心:感受对方的感受如同感受自己一样,却又不失去自己的感受。站在他人的感受去感受。
一句解释很简单。可真正做到,我想必一生都要在修炼。
端午节回家,给老爸过生日,全家人其乐融融。在一起除了聊聊最近发生的事,大部分都是在聊过往。那些重复的有漏掉的故事。
这次又恶补了一下妈妈生二姐的故事。82年计划生育严格的不要不要的。二姐超生被罚了850元钱。生二姐之前,计划生育的工作人员多次来我家抓我妈做节育。给老妈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晚上睡觉的时候总觉得眼前有一个人影。导致产后一个月都失眠状态。妈说当时的感受生不如死,如果没有大姐和二姐,毅然决然选择死去。
妈妈学这段经历的时候留下眼泪,我也开始哭了起来。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对父母的陪伴,不是你天天在身边就可以,而是能够走进她的世界。走进内心去认真倾听他们的故事。也算是给他们找到一个倾诉的出口。
我一直以来觉得自己是个特别孝顺的女儿。我也一直以为妈有我爸陪着,我姐陪着,我可以少打一些电话。可这一次,听完妈妈的这番倾诉,我才发现自己做得远远不够,也许我从来不知道倾听她的诉说是一种很好的陪伴。
同理心:我要把自己还原到妈妈的年龄背景、现在的处境以及发展需求。这个年龄的她愿意追忆过去。过去所付出的辛苦、所遭遇的境遇、所留下的遗憾。
它需要有一个倾诉者。也许诉说本身就是一种平衡。将所有深藏内心的“不得已”得到一个安放。
如果缺乏同理心,我不会明白这一点。我更做不到静下来听妈妈分享。
我感受不到妈妈分享背后的寓意。我也感受不到分享后给妈妈内心带来的平衡与满足。
在那一刻突然明白的时候,我觉得我可以做得更多更好。用更多种方式去实现这样的目的。
好朋友三言,今天和我分享了一个让他比较意外又难过的事情。当他分享后,我习惯了用讲道理的方式,长篇大论起来。可他的一句这些道理我都懂,我开始立即反思,“讲道理”这样的自动化的思维已经根深蒂固。他人伤心难过的时候,只是一句”我一直都在你身边,不管发生什么,我都愿意一直陪你一起度过”,胜过千言万语。
我的同理心呢。我一直再强调它的重要性,每一次不管谁找我倾诉,我都想尽全力帮助对方。
可失去同理心的帮助,难免失去了很多温度。
毕竟温度的传递可与融化冰冷脆弱的心。
欧文·亚隆先生,即使80多岁了,一直对他小时候曾经因为没有同理心的伤害了一个小女孩而一直内心懊悔。
他开始意识到同理心的重要时,更加强调:内心充满了无限的爱与同情之心才可以让同理心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几天给姐姐们分享了一下她们的数字能量,发现对姐姐的了解甚少。看过之后我发现姐姐们身上闪着无限的光芒。也许我以前一直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她们,也更加愿意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对待她们的一些所作所为。真的是糟透了。
还原身份与背景,你会发现世界到处充满爱与慈悲。人与人之间变得和谐完美。
我开始在内心深处储备扎根同理心的种子,让它变成自动化的思维也变得根深蒂固。愿每一次的分享与陪伴都更加触动心灵深处。
二姐家的二外和三姐家的三外女,一直都特别粘我,她们最爱玩得就是和你抢手机。然后特别希望你能满足他们各种愿望。永远不要写作业,都是无时无刻的买玩具。在家里,我发现她们玩得正尽兴的时候,姐姐们突然扫了兴,快把作业写完。写完再玩。一首诗的时间很短,就三分钟。在我们大人眼里,很快。觉得你背玩再玩就好了呀。不过这大错特错啊。孩子的世界请你也还原一下场景,如果此刻不能,就把自己退回到小时候,应该也差不多了。
当然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养成好习惯这是必须。可如果怀着同理之心,也许你对她们不会那么无解与气愤。而是更可以找到好的方式助他成长。
同理心是一种修为。点点滴滴中都有它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的赵老师说我长大了。长大是每天都需要的。它是你前行的动力。如果明天都看不到昨日的变化,那生活还有意义可言吗?
如果不是想遇到更好的自己,每一天的努力又是为了什么?只是满足有形的物质生活,那亏空的灵魂去哪安放。无归属的灵魂抵挡不了寂寞与孤独。你就只能被寂寞与孤独吞噬。
修炼自己的同理心,让它成为你与这个世界建立关系的最好利器。它不仅传递温暖,还是最佳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