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用新浪的云服务自己搭了一个wordpress博客,用了一年多感觉不好。一方面没有独立域名,要把博客调整到比较实用还需要花很多精力,这样的服务还要每年交钱。算了。
比较喜欢简书。简单舒服,而且发过的两篇文章都还有一些阅读和互动。在决定建立另外一个独立博客之前,会在这里写。
最近会逐渐把以前的文章转移过来。
——2014年5月3日
IT界有“三大定律”,其中有一个叫做“麦特卡夫定律”,说的是“网络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比如QQ有10个用户的话,每个人有可能联系到其他人,其价值可以算作100;当有100个用户的时候,其价值不是提高10倍,而是达到了10000。
我这里把这个定律所描述的事实称作“乘法效应”。之所以不叫做“乘方效应”是因为这个网络中每个人只是有能力彼此接触,但不会每个人都认识或者互相沟通。
具有这种效应的产品很容易因为规模而形成门槛,并造成垄断。比如你周围的人用QQ的越多,你就越难以离开QQ;一个新的IM工具从成熟IM网络里面拉客户相当苦难。这就造成了这种类型的产品比较容易形成垄断。即使MSN在中国做的很好,也最多有两个通用型IM工具。微信的网络在中国已经发展到很难让其他类微信的工具存活下去。这种环境下,作为跟随者必须找到极度差异才能存活。
当然,形成垄断的前提是这些网络之间是不连通的。如果连通了,比如中国的三大手机运营商用户可以互相拨打电话,这种网络规模门槛就不存在了。
另外一种可以称作“加法效应”。加法效应指的是一个产品或一种服务的运营过程中,会有一种“能量”沉淀下来,这种沉淀可以提高这个产品的竞争力。这种“能量”可以是知识、数据、关系…
不同行业的“效应”决定了这个行业在充分竞争后的格局。微博是典型的乘法效应产品,所以除新浪以外的微博都比较难过;搜索可以根据用户的搜索行为进行优化,因此搜索的人越多优化空间越大,具有比较强的“加法效应”,因此市场上能够存在几家搜索公司,但不会太多;而门户网站看起来能够积累大量的新闻内容,但是头一天的新闻价值就大大折扣,因此其沉淀内容的价值不大,加法效应也弱,大大小小的新闻网站数量比搜索公司要多。
拿市场研究行业中的数据产品和研究服务为例。卖数据产品的公司会因为数据的“加法”效应而获得竞争优势和比较高的利润;而卖服务的公司则比较难形成“沉淀”。
数据产品的加法效应来源于其不断在其平台上积累数据,而且历史数据对数据产品的购买者来说是具有价值的。比如艾瑞积累了多年的互联网用户行为数据、尼尔森积累了中国消费者快速消费品采购数据。每个月新收集的数据需要和历史数据结合起来,就能够得到深度的洞察。
这种加法效应带来了竞争门槛。中国市场上,电视收视率数据的提供者只有一家;快速消费品零售数据提供者只有两家(尼尔森和Kantar World Panel);互联网行为数据产品提供者只有两三家(不算CNNIC)。(知识所限,如有遗漏,敬请原谅)
作为市场研究服务提供商来讲,他们是一单一单或者一年一年的去竞标,某个客户一次项目做完了,下次的需求可能就完全不同。这样就很难将数据、关系进行沉淀。因此服务的竞争门槛难以抬高,市场上大大小小的专项研究公司上好几百家。
说到这里,是不是说一个业务本身的属性就决定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并且决定了这个产业的结构呢?基本上是,但是,那些有能力创造“高级别效应”的企业将胜出。效应“级别”从高到低分别是乘法效应,加法效应和“没”效应。
还举市场研究的例子。我曾经任职过的市场研究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品牌和广告研究机构。其核心的模型积累了二三十年,每做一个基于其核心模型的项目,数据都需要上传到全球数据库中。每一个项目的分析当中,都会以过去所积累的数据作为标杆,得到所测试广告的深入洞察。基于这些模型的产品和服务利润丰厚,但是客户还是一定要购买这样的服务。结合数据库所获得的洞察对于客户来讲是物有所值的。
知识管理好了,也可以产生良好的加法效应。这家公司拥有我所见过的最好的知识管理体系。一个新手只要进入到公司的知识库,就可以找到从初级到高级的培训资料,各个行业的分析案例,标准问卷和分析方法以及遍布全球的可以咨询同事的联系方式。
这个行业中也有很多公司运作了不少年份,但是除了若干大型的国际性研究公司,很少有公司形成自己的研究模型、数据库和知识库。这种模型和数据库就是在一次性服务基础上的沉淀,是一种“加法效应”。我曾经和著名的Bases模型的创始人林英祥博士有一次沟通,他说,一家研究公司如果具备了“研究模型/方法论,数据库和掌握方法的人”,那么这家公司就会是一个极具竞争力的研究机构。这就是在一个“没效应”的行业中创造了“加法”效应。
“乘法”效应实际上就是“社会化”属性。如果一个本来没有社会化特征的产品能够增加社会化属性,那么就成了“飞机中的战斗机”。不过这种转变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功能性的产品都在增加社会化属性。比如墨迹天气的实景照片,大姨吗的用户论坛。不过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产品的社会属性是天生的,比如IM和微博。而事后加上去的社会化属性如果不能增加非常自然的加强其原有功能,那么这种社会化就是硬加上去的,没有生命力。相对于大姨吗,我更看好墨迹天气这种社会属性,因为实景照片加强了了解天气这个核心功能。(也许我不是大姨吗的目标用户,评价仅供参考。)
实际上,不管做哪方面业务的公司,在长期运作过程中都可以找到更高“效应”的方法,沉淀客户关系、数据、知识等等,而且要将这些“能量”沉淀到公司的系统之中,并且让这些能量在业务中发挥作用,让后来的员工很快可以上手使用。一家公司做了很多年,发现一旦核心的人员走掉了,客户、知识、数据也就被带走了,那么这样的公司高层就需要反思了。
有时候,这种沉淀或者高“效应”的改造在初期是见不到效果的,反而会给业务部门带来很多麻烦。这样的思考和行动只能有一家公司的最高层持续推动。长此以往,一家公司可能在“低效应”的行业中建立起来“高效应”的壁垒,进而成为这家公司的竞争优势。
总结一下,观点就两个:
1,产品和服务本身所具有的“效应”决定了这个行业的竞争格局;
2,一个能够做到将自己产品的“效应”升级的企业更有可能赢得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