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推进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教育作为国之根本、民族未来,再次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这就促使身在教育战线上的教育工作者更加明确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任务。
强化思政课程建设,推进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的全过程,把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党建意识形态工作范围,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创新。通过整合设计学校班会和思政实践活动,设计不同学段、不同年级思政实践活动教案。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赋能班主任和辅导员团队。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将育人导向与创新形式结合起来,运用故事化表达和立体式传播开展课本剧大赛、红歌大赛、创意读书活动等,不断培植文化底蕴,传承红色基因,打好中国底色,强化国家意识,培养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军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落实“五育并举”、“三全育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要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将新时期劳动教育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坚持把劳动思想观念、劳动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坚持将德育与国防教育互融互通,把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贯穿育人始终,全面推进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激励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同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一间学校,培养让党和群众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基础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活动,提高师德修养,增强教师的事业心、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树立正面典型,弘扬校内、校外先进事迹,以榜样为标杆,对标学习;通过加强师德师风的考评工作,把教师的师德师风考评结果纳入评优评先和年终考核,从而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地走专家引领、行动反思、群体互助的道路,从而打造一支“学生欢迎,家长满意,同行信望,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队伍。唯有多措并举,才能进一步树立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良好师德形象。
乘历史大势而上,走人间正道致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新的里程碑,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引和动力,这也必将迎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