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三天,连看了三部电影。
大年初一的《美人鱼》,看的是星爷的情怀。大年初二的《澳门风云3》看的是喜庆热闹。大年初三的《三打白骨精》看的则是妖气妩媚、气场强大的“妖皇”巩俐。
虽说不应该拿《三打白骨精》和86版的西游记相比, 因为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但是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还是会不自觉的去找寻相似又或是不同之处。
《三打白骨精》里的唐僧,应该说是纠正了以往唐僧在我心里的印象。我记忆里的唐僧除了会念紧箍咒,再就是不辨是非的善,小时候看西游记常常会为孙悟空感到委屈,明明悟空是为了保护他,可他偏偏看不到,非要把妖怪错当成普通人,宁可相信别人,也不相信悟空,还常常要赶他走。
在《三打白骨精》里,唐僧对悟空说:
其实我们两个很像,所以如来才会安排我们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我们都是只相信自己所看见的,坚持自己认为的对错。
后来悟空要回花果山,中途被菩萨拦住,菩萨对悟空说:
你的眼睛看到的是真相,你的师傅看到的是心相。
看到这些,突然就能理解唐僧为什么那么的执着于度人, 在他的思想里,没有绝对的大恶之人,他是真正的认为,众生平等,每个人或是妖都是可以被度化的。所以,当悟空认为八戒和沙僧是妖该打时,唐僧回他,你不也是妖吗?所以,最后结尾时他宁愿毁掉自己的肉身而让白骨精轮回为人,这些都是因为他心中有强烈的信念所在。我喜欢这个版本里的唐僧当然还有一部分的因素是冯绍峰演的唐僧又萌又帅。
孙悟空也是有信念的,在五指山下被压住时,他的信念是等着有一天能重新出来。遇到了唐僧,他的信念是,要送师傅去取经,无论多么辛苦,多少误解,哪怕被唐僧赶走了,却又为了救他而回来,所以这个信念是一直没有变的。
不得不说,在我心里经典的悟空当然是永远的六小龄童,那是无法被超越的。所以郭富城出场时,我心里是暗自挑剔的。不过,也可以看得出,郭天王在扮演孙悟空上是做足了功课的,一举手一投足间,丝毫没有违和感,把悟空这个形像表现的挺生动。只是遗憾的是没有看到记忆中的闪闪发光的火眼金睛,眼神缺少些传神与灵动。还有就是配音,太让人出戏了,我看着看着就会自动脑补电视剧里悟空的声音。
沙僧和八戒还有白龙马,可能是重彩都在主角身上,电影版的时间有限吧,显得这三个重点配角就太弱了点。白龙马就不说了,沙僧和八戒怎么感觉就帮不上什么忙,也许他们的作用是让观众轻松的,笑料也未免太尴尬了,看到小沈阳,我就感觉在看东北二人转,请还我以前可爱又憨憨的八戒。
把白骨精放在最后来讲,是因为这部电影里,我最爱的是白骨精,没错,据说巩俐演的“妖皇”是最坏的白骨夫人,但是在这部剧里我却一点也没有觉着她有多坏。起码她比不上云海西国的国王坏,抓了那么多的小孩喝她们的血,还要嫁祸给白骨夫人。白骨夫人也是一个有执念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吃唐僧肉,因为她不想轮回做人,做人比做妖辛苦。前世被人污蔑为“妖孽”推下悬崖被秃鹰吞噬身体,这样的痛苦让她最后宁愿灰飞烟灭也不想再转世为人。可是她终究是执着不过唐僧的,唐僧为了救她而愿意牺牲自己的凡体,也是想让她了解,这世界其实并不没有她看到的那么黑暗吧,这世界还是有光明存在的。唐僧的心里总是向善的,他始终认为众生平等,所以他看到的也都是善的一面,哪怕是有恶的存在,最终善也会感化掉恶的。
我喜欢的白骨精,也许是因为她是巩俐演的,一个好的演员诠释出来的角色应该是饱满的,哪怕是演的一个坏人,也是让人讨厌不起来的坏人,所以巩俐演的白骨精不单单只是一个为了吃唐僧肉的妖精而已。当然,造型也给这个角色加分不少。黑白造型上的对比,冷艳又高贵的气质,称她为“妖皇”更为合适。
对于这部剧,如果你是想看特效的,还是值得一看的,如果你是想看巩俐美艳的造型和演技的,同样值得一看。至于其它的嘛,期待值也不要太多,它没有那么的好看,也不至于难看,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