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灵活运用“一大早”的时间,却是能干的人与不能干的人之间的分水岭。
充分利用早晨尤为重要,关键并不在于早起,而是重新审视早晨的灵活用法,让你的工作方法焕然一新。
对于睡眠,我们有太多的误解,或者说是有太多深层的需要去了解。当你真正明白了睡眠的底层逻辑,你的睡眠质量会明显提高。
这就是所谓的REM睡眠即快速眼动睡眠。当然,并非所有睡眠都是快速眼动睡眠,还有Non-REM睡眠即非快速眼动睡眠。
快速眼动睡眠非常重要,它是联系清醒状态与意识的桥梁。非快速眼动睡眠是大脑进行休息的时间,而快速眼动睡眠则为人们“睡醒”作了准备。
健康的成年人大多是1.5小时快速眼动睡眠,1.5小时非快速眼动睡眠,不断切换。最初的两个单位时间,也就是睡着之后的三个小时中,会进行高质量的深度非快速眼动睡眠。
所以在睡着的最初三小时才是确保我们睡眠质量的黄金时间。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半夜睡熟之后,会知道自己突然翻了个身。如果此时你看一下表,一般都是入睡三小时后。
所以熟睡后的第一个节点是3小时后
下一个节点则是4.5小时
之后是6小时
最后是7.5小时
换句话说,如果在这些节点起床,就会觉得神清气爽。反之,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当然这只是平均数据,每个人的体质、习惯不尽相同,也许会有例外情况。
历史上著名的“少睡人士”当属拿破仑与爱迪生。他们之所以觉得只睡最初的三小时就够了,也许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睡眠方法。拿破仑会在马背上打一会儿瞌睡,爱迪生则会在研究室的躺椅上小憩片刻。
肯定有不少人觉得必须睡足八小时,不睡饱身体就会不舒服,但这其实是一种误会。睡八小时足够了,但并不是非睡满八小时不可。当然,有些人必须睡上十个小时。
“八小时睡眠绝对论”只是一种思维定势。换言之就是自我暗示,也就是常识对我们的洗脑。一旦被洗脑,就很难再摆脱。
这种暗示就会让你觉得平均睡眠时间是八小时,如果只睡五小时,就会累,头脑也不清醒。
睡眠的质量不应该用时间标准去衡量,而是应该根据熟睡了多久,醒的时候是否神清气爽来判断。质比量重要,关键是自己舒不舒服,体内生物钟比闹钟更靠谱。
人生也好,工作也好,都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判断和选择组成的。
越是忙碌的人,越应该巧妙利用早上这段有限的时间。自律的人一旦发现别人的好习惯,就会立刻将这个习惯变成自己的习惯。
走在秋天的街头巷口
弥漫鼻口的桂花开满枝头
或明或暗或浓或淡的飘散
采一些用布捧裹起来
初闻似是浊
一小时后逐渐透露出齿颊留香之感
沉淀后才是机会
这世上所有的惊喜和恩宠
都是你积累的温柔与善良
关于16年运动、读书更多的分享,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搜索):木子读吧,等你哦!健一生身,读千卷书,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