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乒乓球的那些事

一直想写写我和乒乓球的那些事,因不知从何说起,迟迟没动笔。

昨天下午,又和先生去打了一场球,打了40分钟,这是我今冬来海南后的第二场球。海南万宁的这个度假小区,别的不说,打乒乓球的环境和氛围还真是不错。位于业主会所一楼的乒乓球大厅,宽敞明亮,六张乒乓球桌一字排开,从早到晚,灯火通明,一桌难求。

其实我倒愿意天天打球,在这样的环境里。但先生不乐意,只偶尔陪我打一下。记得前几年,自从到了海南,重拾打乒乓球爱好后,我们有一阵真的是天天打,每天一个小时。后来他腰疼旧疾复发,觉得跟打乒乓球有关,就不肯陪我打了。后来我跟小姑他们偶尔打打,但他们水平实在太菜,客气几次后,没有再打。

打球跟下棋一样,得棋逢对手,才有趣。

先生的球技比我好,但我也不弱,至少不会让他觉得跟我打不好玩。

我所以喜欢打乒乓球,并且打得还不坏,与我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小学我是校乒乓球队的。我是怎么被选进去的,是三年级还是四年级,我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我们每天早上都要训练。首先是长跑,跑到校外的长江大桥下面,绕着桥墩,折返跑回学校。我的搭档是一个女同学,名字叫涂发顺,叫起来像“头发顺”。那是个眼睛很大、个子很壮的女孩,眉毛黑黑的,有点匪气。她最让我受不了的是很懒,几乎每天都是我跑步路过她家,把她从床上叫起来(她家是平房,那个时候大部分同学家都是平房),等她洗漱完毕,跟我一起跑。回到学校,还要练习挥拍,对着教室墙壁,挥拍几百下。当时的教练好像就是我们的体育老师,姓郭。每次课间时间,大家都喜欢看郭老师和其他老师打乒乓球比赛。每打一个好球或臭球,郭老师都会发出欣喜或失望的大叫声,表情也特别丰富夸张,真叫一个投入啊。那时的乒乓球台是水泥砌的,就在教室门口的操场上,大概有两三张吧。一下课,同学们都从也是平房的教室里冲出来,蜂拥着去抢球台,但僧多粥少,很多时候只能当看客。

如今再很难见到水泥砌的乒乓球台了,其实我觉得水泥台挺好的,结实耐用。不像现在的木台子,用不了多久,就破破烂烂、歪歪斜斜。

记得那个时候,还代表学校出去参加过几次比赛。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由于我接发球不行,好像一场比赛都没有赢过。可能当时年龄小,并不觉得那有多尴尬。

小学毕业后,我就没有打过乒乓球(当然也很少想到涂发顺同学),直到几十年后,来到海南如今这个小区,做了候鸟。

小区热烈的乒乓氛围,不仅勾起了我有关乒乓球的回忆,也激发了我打球的兴趣。

先生没有我这样的乒乓球队队员的经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属于野路子。但他运动天赋很好,体育是相通的,加之他工作时有机会打球,有几年几乎每天中午都打,几乎是公司球打得最好的,常常在家里津津乐道他的战绩。

刚开始先生很不屑陪我打球,结果第一次打球,我就把他惊到了,甚至把我自己也惊到了。几十年没有摸拍子的我,左挡右抽(扣),居然有模有样。他如果不打起精神,还真有点招架不住。原来这就是所谓“童子功”吧,肌肉是有记忆的,尽管多年没有打球,但只要重新挥拍,那种熟悉的感觉就自然而然回来了。

当然,先生若认真起来,我还是打不赢他,除了球技,他体力优势明显。一场球下来,我大汗淋漓,连头发都湿透了,他好像只是做了一下热身。

就这样,乒乓球又重新回到我的生活中。

我们开始每天打球。刚开始是半个小时,体力适应后是一个小时。打球比散步更有趣味,更容易上瘾。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在我的撺掇下,同小区的小姑和小姑父也开始打球了。一开始人高马大的小姑父,一百个不乐意,说打得不好,让人笑话。但小姑绕有兴趣。我直接把我们的拍子和球都送给他们,这样他们就不得不打了。先生嫌那拍子太水,弹力不够,但给他们起步用正合适。

结果他们打得兴趣盎然。

第二年,为了奖励他们,我又给他们买了跟我们后来一模一样的拍子。在先生腰伤后我们不打球的两年,他们一直在坚持。而且不仅在海南打,回到内地也打,甚至没有球台,他们就到小区的餐厅桌子上打(几张小桌拼在一起)。可见乒乓球的魅力之大。

他们的水平早已有了长足进步,跟一开始的“泡泡球”比起来,现在也能攻能防了。但毕竟是七十上下的人,又没有基本功,进步有限。尤其是小姑父,打球的动作张牙舞爪,本来就长胳膊长腿的,看上去甚是有趣。嘿嘿,本就只是为了锻炼身体,愉悦心情,姿势是否优美又如何。你如果有心观看那些业余爱好者打乒乓球,动作真的五花八门,有趣得很。

乒乓球的观赏性不强,远不及其它球类,一般不会有太多观众。但打乒乓球的人可以自得其乐;如若旁边有其他球友也在打球,感觉会更好,所以大家喜欢扎堆打球。打球的同时,可以用余光观察整个球场,估摸自己的水平属于什么档位;可以互相帮忙捡捡球,道声谢谢,不熟悉的人也很快就熟悉了,也算是一种轻社交。有的小区孤零零一张球台,氛围一点没有,打球的人没精打采,兴奋不起来,大概就是这个缘故吧。

有时候观看别人打球,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小区业主来自五湖四海,卧虎藏龙。一次打球,邻桌是一个教练模样的人(据说是某省队的退役球员)在教他人打球。教练对他的学生说,击球时,胳膊要夹着,好像腋下夹了条毛巾似的……发力的是腰部,而不是手臂。我听到后暗暗照做,果然正手抽球成功率大大提高。凡事都有诀窍。

我的短板,仍然是接发球,但我并没有兴趣苦练它们。反正是好玩。其次我是握直拍,先生握横拍。其实握横拍好,攻防更加自如。国家队大约除了许昕,几乎清一色横拍,如今许昕也退役了。我曾在一位老师的鼓励下,改了一阵子横拍,不习惯,还是改回来了。又不要打比赛拿名次(小时候都没拿过名次),就是锻炼锻炼身体而已,不必为难已不再年轻的自己。

好吧,就写这么多,打球的时间到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家里本来就有一个乒乓球拍子,小时候只是拿来颠球玩,或者对着墙打球,因为在农村,没有乒乓球台,所以对乒乓知之甚少...
    中山国西湖阅读 474评论 2 12
  • 乒乓球是唯一陪伴我从小学到大学并且一直陪伴到现在的球类运动。 对于家住小学对面的我来讲,翻墙到学校去蹭乒乓球台是一...
    丝瓜时光阅读 480评论 0 1
  • 这个暑假去哪里,蓝翔技校欢迎你!馨儿这个暑假准备去蓝翔技校学门新技术—打乒乓球! 要学乒乓球爸爸谋划已经好长时间了...
    yanzuliu阅读 358评论 0 1
  • 上学的时候就喜欢打排球和乒乓球。上体育有排球课,但没有乒乓球课,只好看别的同学怎么打,照葫芦画瓢,就那点连皮毛都算...
    落絮无声76阅读 425评论 5 9
  • 新住小区里设置有专门的运动场地,安放了七张免费的乒乓球台,乒乓球台标准尺寸长宽适宜,打起球来十分方便!每天上午下午...
    江南春早阅读 498评论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