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天结束繁忙的工作之后,看一看宫廷剧是一种很有效的放松手段。
不知道为什么,对宫斗剧情我已经不那么关心了,对宫廷穿搭美学越来越感兴趣。
然而,后妃们沉重的凤冠,让我看着就脖子疼,某些造型设计也是槽点满满。这么重的凤冠,长期佩戴,你们的肩颈还好吗?
历史上出现的凤冠真如电视剧中所演的那样吗?
好端端的凤冠,为什么非要堆上这么多的装饰物?
礼服冠
要想生活过得去,就得头上带点“树”。不能理解古代后妃的冠饰文化,只能说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唐代之前,“凤”还没有完全成为高贵女性身份的象征,礼服冠的主要装饰,来源于对自然环境元素的直接模拟。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皇后妃子头上往往是一派花草树木、鸟语花香、飞禽走兽场景,个性十足。其中的核心组件,就是“花树”。
“花树”指的是什么呢?
一般的花树样貌就是在黄金基座的桂枝上,装饰珍珠、叶片、花鸟、走兽等高级配置,是由“随步摇动”的步摇发展而来。
繁累的头饰与华服一样,有助于贵妇们炫耀身份,相互diss。杨贵妃常常佩戴假鬓,就是为了在上面装饰更多的珠宝玉翠。
大唐的富庶,使得宫廷之风奢靡,攀比之心愈强,于是上行下效,上至宫廷,下至平民百姓,不分贵贱,竞相以精美的首饰来彰显身份,也就类似于现代人热衷在游戏里买皮肤吧。
古代服饰等级严格,相对应地,首饰的佩戴也要分出个三六九等,并且有固定的搭配套餐。
隋唐确立了花树、钿、钗、博鬓的组合模式,皇后在最隆重场合需要佩戴十二花树、十二钿、两博鬓和数目不等的花钗,每枝花树上,又有十二朵小花。
花树、钿、博鬓、花钗样样俱全为完整版的礼服冠搭配,另有精简版,适用于宴见宾客等相对次要性场合,可以去除花树或花钗、博鬓。
到了宋代,才开始在冠上添加龙、凤,皇后“冠饰以九龙四凤”。
仔细观察历代宋后画像,可以看到博鬓增加到了左右各三扇,唐代花树间偶见的小人与鸟雀,则发展为浩浩荡荡的“王母仙人队”,以及各种云鹤、鹭鸶、孔雀。
可谓要想生活过得去,就得头上带点“树”。
常服冠
现代人耳熟能详的“凤冠”并不属于以上礼服冠的范围,而是与之并行发展的常服冠,两者都礼制复杂,连宫廷内臣都会容易搞混。
在唐代,常服冠最核心的构成,便是各种类型的凤鸟,以及左右插戴的凤簪,簪首垂下长长的珠结。
明初,凤冠以各种类型的鸟雀区分不同等级,皇后用双凤翊龙、妃用鸾凤,以下各品分别用不同数目的翟、孔雀、鸳鸯、练鹊。
但是朱元璋嫌礼制过繁,干脆一刀切,规定后妃使用凤冠,命妇使用翟冠,翟即野鸡,据说形态与凤很接近。
这个制度被一直延续至明末,到了清代,所有的传统宫廷后妃服饰都消亡了,但民间仍有遗风。
民间汉族命妇在婚礼等大礼时,依然延续明代翟冠传统,同时不论是样式上还是称呼上,都完全改为凤鸟,“凤冠霞帔”也正式成为汉族女性婚礼服的代名词。
凤冠重量
凤冠作为古代女神的顶级头饰,荟萃了花丝、掐丝、编织、镶嵌等技巧,不仅充分反映了古代金银器工艺的高超水平,也反映了后妃命妇们强大的头顶承受能力。
明中后期,凤冠的平均冠体高度在28cm左右,比一个成年人的头长还要高。
凤冠制作方法基本相同,漆竹胎,主要由金饰件和珍珠组成,冠体为纱制,嵌饰龙凤、珠宝、花叶等。
花丝工艺凤冠的制作采用了花丝、掐丝、錾刻、镶嵌等制作工艺,采用的材质为金。其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花丝工艺,在明代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花丝被称为“细金工艺”,是由不同粗细的金银丝构成的,根据造型需要,通过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等工艺进行造型的金属工艺,可以说是丝的堆垒艺术。
定陵曾出土两顶明孝靖皇后凤冠,三龙二凤冠和十二龙九凤冠。明孝靖皇后是谁呢?她是宫女上位的真实案例,但一生忍辱负重,不得万历皇帝宠幸。
三龙二凤冠总重2165克,冠上饰有三条金龙,两条翠凤,左右各三扇博鬓,冠上共嵌红、蓝宝石95块,珍珠3426颗。
十二龙九凤冠总重2595克,龙凤分别位于正面顶部、中层、下部、背面上部、下部、两侧,龙凤之间插饰翠云、翠叶,左右各三扇博鬓,全冠共有宝石121块,珍珠3588颗。
可见,一顶凤冠的整体重量大约在5斤左右,一瓶500毫升的雪碧约有1斤1两,那么一顶凤冠就相当于5瓶半雪碧的重量。
想象一下,5瓶多雪碧顶在头上,又需要正襟危坐,尤其是在程序繁多、时间兀长的祭祀大礼上,更是要万般忍耐。
这么看来,后宫娘娘们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痛苦,应该算得上是古代潜在颈椎病高发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