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控制生存本能,收获平衡和谐的人生
焦虑、不安、恐慌和被激怒,大多源于生存本能
你的情绪是否时常受外界影响,拥挤的地铁和迟来的电梯总能轻易点燃你的情绪?你是否深受失眠折磨,越想摆脱却越是难以入睡?你是否有暴饮暴食的习惯,明明肚子不饿,却控制不住想吃更多的念头?你是否时常容易紧张,进领导办公室会心跳加速,在人群前讲话会哆嗦冒汗……深陷上述困境的你,也许会不时感到无力和挫败,甚至会为无力深感自责与自卑,但我现在想告诉你,其实这些很多是生存本能的行为反应,是生存本能导致的结果。
人的生存本能与生俱来,古老且强大。远古时代,人类社会得以繁衍壮大,可谓生于生存本能;但在21世纪的今天,生存本能却可能会出错并导致不良的行为模式,从某种意义来看,可谓死于生存本能。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身心教育的马克舍恩教授在帮助上千名深陷身心疾病困扰的患者走出困境后,发现我们忍耐不适的能力与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息息相关。《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本书从生物学和心理学层面,揭示不适因素与生存本能之间的联系,探索生存本能对人类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而帮助我们“重新训练”生存本能,化不适为舒适。
一、何谓生存本能
生存本能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赖以生存的天赋能力,如对饥渴需求、安全防御需求和繁衍长存需求等满足的能力。
因此,当我们感觉到饥饿会采取进食行动,当我们受到威胁会开展防御行为,当我们面临危难会做出战逃反应。
二、不适因素与生存本能之间的联系
1、不适因素会激发敏感的生存本能:人类大脑有个控制情绪的“情感脑”——大脑边缘系统,这个系统主导下的生存本能负责缓解不适状态,因此一旦我们出现不适因素,异常敏感的生存本能就会促使机体进行抵抗。
以无法摆脱暴饮暴食习惯的人为例,大脑边缘系统对食物产生剧烈渴望,将不适因素解读为“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进而激发生存本能摄入更多的食物。事实上,他们可能并不饿,却仍无法停止进食,因为对于生存本能来说,食物意味着安全感。
2、生存本能的触发反向加剧不适因素:不适水平的提升会导致多巴胺分泌水平的下降,而多巴胺分泌水平的下降又会反向导致不适水平的提升,从而导致一个恶性循环。
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暴饮暴食的人摄入食物会越来越多:随着食物与安全感形成了牢固的条件反射关系,食物可以带来的满足感不断降低,获取同等安全感需要更多的食物以及更高的进食频率,进而导致焦虑和不安等不适情绪进一步加重。
三、当代社会,过于敏感的生存本能会阻碍人的成长与发展
在远古时代,敏感的生存本能有利于人类防范风险,促进人类生存;但在当代社会,不适因素事实上并不会对人类生存产生真正的威胁,但如果生存本能依然敏感,以至于将轻微的不适因素视为生存威胁,进而催生一系列激烈的应对行为,则会阻碍人类真正的成长与发展。
四、“重新训练”生存本能,提升不适管理能力
生活不可能永远活在自我设想的舒适圈,不适场景时常上演:你点了一份外卖,外卖小哥却迟迟不到;方案改了n+1遍,还是被领导否定退回;工作忙碌了一整天,回家看到被熊孩子弄得脏兮兮的地板……事实上,不适因素无法避免,消除不适是个无法实现的幻想。因此,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消除不适或者消除生存本能,而是通过“重新训练”生存本能,使其对不适因素不那么敏感,从而提升不适管理能力,让身心与不适因素平衡和谐共处,实现将不适转化为成长的能量。
针对如何“重新训练”顽固的生存本能,化“不适”为“舒适”,舍恩教授提供了一些可实践的实用方法:
1、调整对不适的认知,培养双重感知能力
调整对不适的认知:快乐,不是没有不适只有舒适,是在不适环境下拥有感知舒适的能力;幸福,不是没有苦难只有快乐,是在挫折和挑战面前拥有感知安全与满足的能力。
培养双重感知能力:现实生活不是绝对化的非黑即白,也不是关于不适与舒适、痛苦与快乐的单项选择题。在复杂多变的当代社会中,拥有不适与舒适、痛苦与快乐并存的双重感知能力尤为重要。肚子饿了外卖迟迟没到的滋味的确有点难受,但想到外卖小哥每天忍受日晒雨淋努力准点送达,原本气愤的情绪上多了一层谅解与感谢;方案再次被领导否定难免会感到挫败和自我怀疑,但从每一个版本的方案迭代中发现自我成长的要素似乎也有小小成就感。
2、培养感恩情怀
感恩情怀可以帮助我们构建积极正向的心理环境,改善身心健康状况,更好地管理不适和压力。当我们深受不适困扰时,可以想想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人事物,通过培养感恩情怀来缓解不适。
3、运用社会支持与信任的力量
社会支持与信任对大脑边缘系统具有深刻的影响,支持和信任会促进催产素的分泌,催产素能够促进平衡与和谐,从而提供适应环境和管理压力的能力。
所谓一个人走得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基于这一原理,当代社会建立了众多相互支持协助与监督鼓励的团队组织,如减肥小组、抑郁症治疗小组、读书小组、写作小组等等,通过外界的支持与帮助,缓解不适与压力,增强舒适感和安全感。
4、勇于接受挑战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大大小小的挑战,研究表明,那些能够在困难和逆境中存活并实现成功的人,都具有勇于接受挑战的性格特征。因此,勇于接受挑战,是改变与成长的第一步。面对不适、接受挑战,不断开拓人生的舒适圈,才能收获更多迷人的风景。
5、开发内心的格斗士
开发内心资源,运用内心的力量调整不适体验。前两天1位我喜欢的博主分享了她应对不适与压力的方法:她把不适和困难卡通化,将它们想象为大怪兽,而她自己是奥特曼,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那么,你心中的格斗士是谁呢,是钢铁侠抑或是蜘蛛侠?
6、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是最重要的心法,所有的方法都无法一夜之间改变大脑和身体固有的反应模式,我们需要反复练习。耐心,一步一个脚印,才能重新训练生存本能,实现与不适因素的和谐相处。
写在最后
生存本能古老且强大,但在21世纪的今天,生存本能的频繁激发却妨碍了人类的生存,使我们难以成长与发展。为了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我们需要“重新训练”生存本能,平衡好与“不适”的相处关系,以致在人生征途中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