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工作太紧张,感觉有些绷不住,就会一个人去看电影。买一大杯奶茶,或者一大桶爆米花,永远坐电影院的最后一排的一个角落。一屁股坐下去,凹在椅子里,瞬间压力倍减。没有嘈杂的声音,没有晃来晃去的人影。也许会投入地看电影,也许压根不看电影,任由自己发呆。一次观影结束,大多数时候都会满血复活。电影于我,就是一个解压的工具,对于电影本身,我绝对写不出什么专业评论,也不会去思考什么,看过就过去了,但这并不影响我对电影的兴致。
这几天和朋友们在海南过春节。海南就那么大,我们不愿意去人多的景点,所以能去玩的地方差不多年前就玩过了。这几天基本上不出远门,彻底实现了几大自由:睡觉自由、椰子自由、看海自由、发呆自由和电影自由。
春节四天,到不同的小城看了三部大片:《阿凡达:水之道》《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
《阿凡达:水之道》该片讲述了杰克和妮特丽组建了家庭,他们的孩子也逐渐成长,为这个家庭带来了许多欢乐。然而危机未曾消散,萨利一家拼尽全力彼此守护、奋力求生,最终来到潘多拉星球临海的岛礁族寻求庇护的故事。整个电影带给人的观感比较震撼,打斗的场面宏大,刻画人物的手法细腻,尤其是呈现出来的海洋画面十分唯美,给人美的享受。整个故事的情节倒是不复杂,一看就懂,主题也相对鲜明,“一家人不分开”的亲情信仰贯穿始终,人物形象也相对单纯。谁是正面谁是反面,一看便知,有些细节会看到人性的复杂,避免了过分的脸谱化。
也许是职业的缘故,我的注意力被几个孩子的成长吸引了。完美的大儿子,就是生活中“别人家的孩子”,绝对听从父亲的教育,和父亲维护着整个家庭,最终为了保护家庭而牺牲了自己。逆反的二儿子,一次又一次的闯祸,也在闯祸中受到磨砺,最终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女儿的与众不同,被家人无条件地接纳,才会有后面利用自己的特异功能顺利救出了自己的家人,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救援任务。小女儿的机灵乖巧一如身边那些平常人家被宠爱着的小女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面对危险也毫不畏惧,勇敢机智。连那个人类孩子,也在这个家庭被养得非常好,虽然这个孩子后来选择了救出他的人类父亲,最后却回归到了那一个温暖有爱的大家庭。
一个家庭,需要权威,需要民主,需要温情,需要关爱,需要包容,更需要一致的信念。民主也罢,严苛也罢,每一种教育的方式都有其优势与劣势,不同孩子应该受到不同的教育。所有的爸爸妈妈都是凡人,他们大多数都是把自己能给出的最好的教育给了孩子,也许这种爱并不一定匹配孩子的个性。但是,所有的爸爸妈妈都不平凡,他们会很自然地不断学习如何做父母,期待给孩子最多的最好的爱。
《流浪地球2》讲的是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再次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 。这是《流浪地球1》的前奏曲。对于科幻电影,尤其是中国科幻电影,我没有发言权,也没有刻意的喜欢或者不喜欢。不知道他人的评价,自我感觉故事主题宏大,故事场面也宏大,各种场景的呈现很有视觉冲击力。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形象也相对脸谱化。几个主要演员的表现力很吸引人。我尤其喜欢刘德华饰演的那个角色,最后的倔强只因对女儿的爱,在强大的数字科技中实现了拯救地球的任务。但是这个角色在这个故事中到底承担什么样的主题彰显,我还是很疑惑。
《满江红》应该是我最喜欢的。平常看电影都不喜欢动脑筋,对情节的要求很低。所以我基本上不看那些费脑子的电影。可是这部电影打破了我看电影不动脑子的惯性。沈腾、易烊千玺、张译、雷佳音、岳云鹏……这几个都是我喜欢的实力派演员。几人一出场,浑身上下都是戏。每个人都个性十足,形象丰满,把人性中的幽微复杂演绎得淋漓尽致,且故事情节一再反转再反转,扣人心弦。我一边看一边猜测着故事的走向,预测对了一阵欣喜,预测错了,佩服编辑的思维张力。总之,我完全沉浸在了故事之中,想里面的人所想,急里面人所急,后面的《满江红》响彻天际,我也跟着一起朗诵充满浩然正气的爱国词。当时我还在疑惑,秦桧在胁迫之下这样投入地朗诵这首词太不符合常理了,直到谜底揭开,竟然是秦桧的替身吟诵,故事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躺平了十多天,连看电影都愿意动脑筋,说明我这一趟海南之行达到了目的,身心彻底放松,满血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