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尚往来,而非礼轻情意重

昨天,先生的堂妹带着男朋友来了我家。

第一次来,作为大哥大嫂,按照平时的家庭惯常礼节,我事先准备了上门红包。他们来的时候也准备了非常丰厚的上门礼物,还给孩子们各包了红包。

最终双方都挺满意的,叔叔婶婶电话对我们表示了感谢,我们也表示了对未来妹夫的赞许和谢意。

对于家庭关系的人情往来,我和先生也是近几年才开始深入接触和参与其中。因为先生是家族里面最大的孩子。常年在外工作,家里的人情往来都是公婆操心,我们接触不到,有些复杂的亲戚关系也不太能够了解其中的奥妙,所以就乐于不参与。

我娘家的礼节往来,我都是问我爸爸妈妈,他们说那些该我送的,送多少,我都会参考他们的意见。

随着年岁的增长,需要独自承担的礼节逐渐到来,我们承担的过程,也是我们这个小家庭逐渐成长壮大的过程。

身临其境,也渐渐明白,礼尚往来很重要。

首先,送礼是一种社交的需要。常年没有直接联络的亲戚,因为送礼,有了电话、微信往来,逢年过节回老家,也会有酒肉相邀,彼此走动一下,确实亲近了不少。要不然,常年在外,地域的连接少了,感情的连接可不就靠着人情往来以及逢年过节的问候。

其次,礼物,拉近彼此的关系。礼物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维持着那份长久的亲情友情爱情,还可以给对方带来惊喜和愉悦。

但是,人情社交的礼尚往来,是一种等价交换,而并非“礼轻情意重”

人们往往用“礼轻情意重”,来表达我们的美好祝福和祝愿。可现实中,人们往往忘记了这句话前面那句“千里送鹅毛”。

随着时代变迁,这一则被很多人曲意歪念千百年的说辞,确实变得愈来愈不合时宜,越来越像个笑话。说白了,过去人强调“礼轻情意重”,主要是因为运输、通讯不方便。

千里迢迢,莽莽黄沙,远道无轻载,所以,别说一根逃亡天鹅身上掉下的翎毛了,就连一封书简、一条绢帕,也能在风餐露宿心向往之的诚意烘托下,而显得格外珍贵。

但同时,礼重也未必就意味着情意亦能同步并重,但,礼重的话,蕴含其中的诚意,至少还是能扒拉得出来的。

来而不往非礼也,但如果长期一方的礼节过重,另一方回报的是不对等的人,那么渐渐的,礼重放就必定会有许多的心理活动。

要么会对自我进行否定,觉得对方的轻视自己,难道我不配得到同等的对待吗?

要么会把问题归结给对方,太不懂规矩,目光短浅之类。

所以,大部分时候,你来我往,大家对礼物的配置,大体上是价值相当的,这样子关系才能走的久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先生的老家是湖北省仙桃市,旧称沔阳,沔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 有一年我们回乡探亲,仙桃沔城区的张书记带我们...
    BOSMA蝴蝶阅读 6,394评论 1 8
  • 贞观年间,西部有一个叫回纥的藩国,国王为了表示与大唐交好,就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见唐王,而在这...
    b003a4ff8542阅读 2,870评论 0 0
  • 终于见到太阳了!晒褥子,拆被子,洗床单,吹床垫,试图将半月以来的潮气借这久违的阳光全部赶尽杀绝。心疼安徽...
    Amanangel阅读 2,540评论 0 1
  • 文/纵宇一狼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礼尚往来,几千年来一直都是一项中华...
    纵宇一狼阅读 3,674评论 0 1
  • 1、 我们是崇尚礼尚往来的国度, 礼到心意到是我们的信条。有些话说不出口的,礼物来替你说;有些感情不好意思表达的,...
    老苹果2阅读 12,476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