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日更千字的第9天
我是简律,不会画画的设计师。
今天的文章主要是根据和Q姐聊天记录整理而成。这也是第一次尝试用聊天记录当作写作素材,这个方法还要非常感谢晚晚姐的指导和提醒。
“你好,我是某某社群的某某,想问问你作业的进度如何了,能相互交流吗?”记得Q姐自称是老阿姨时,想占我便宜,心想年龄大一点也不能大辈数呢,于是我很机智的没有同意,最后很开心的称呼她为Q姐。
与Q姐第一次聊天就这样拉开帷幕,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聊天记录,第一次感受到自己一些浅薄的建议能给他人带来一些启发的快乐和满足,总算能学有所用(偷偷的,自己给自己贴金)。
一、关于公众号的定位
我们在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Q姐在进行定位个人付费品牌时出现的。
Q姐在进行个人品牌定位时,想做亲密关系、亲子教育、个人成长三个方面,第一眼看上去就发现这个范围太宽了。Q姐也发现,但已工作多年,让她从中做出抉择太过困难,因为都不愿放弃。
这种情况很容易在前期失去方向和无法精确定位人群,所以我们在前期进行定位时范围要尽可能的小,人群划分要精确。
就我做公众号而言,我专注于设计初学者的知识分享和教程制作,针对人群主要是大学生或者刚入职的这些小伙伴。这个范围中的人群年龄跟我差多少,大家都比较活跃,愿意去学东西,也很容易拉近关系,增加相互的信任度。
在这之前我也出现过类似不知取舍的情况。从专业本身出发,只做包装垂直领域,受众范围太窄。后面就抓设计的大方向,这个范围受众人群多,于是造成自己关于设计的知识都想学,导致一个多月没有任何进展。目标不清晰,很多时候做的都是无用功。
后期进行请教和反思,最后确定从专业出发,就做包装设计的分享和案例。不但人群定位清晰,个人的专业能力也不断提升,最重要的是心态上的调整。
二、对心理咨询的偏见或者说不理解
第二部分是关于心理咨询这块的一些疑问和理解。
对于心理咨询,大家普遍都有怎样的偏见?
在我印象里的偏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家庭环境方面,另外一个就是个人的自我认知方面。
在家庭方面主要还是家庭中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有关,对于农村而言,心理咨询是一个绝对陌生的领域,农村人不仅不会好奇的尝试,反而会因词汇表面的意思而唯恐避之不及。
但如果是父母有过高等教育的家庭,心理是他们关注的点,心理咨询是能够解除自身烦恼和不利的因素,因此会比较倾向于接受相关的心理咨询等。另外他们的知识水平也能够让他们了解到相关的心理知识,但是农村从未听过,更何况了解。
从个人认知角度来说,一个人想要成长的更高,充分的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是一个非常有必要的事,但如果对于自身认知不到位或许就没有这种需求了。
接受心理咨询就有两个条件,一是对心理有一定了解,并愿意去做出改变;二就是要有能力去支付这笔费用,并愿意做出改变。
三、写作的困惑与矛盾
Q姐也很认同对于写作初期就要“硬写”和“万物皆可写”观点,但她比较困恼的是“把每天所学变成内容输出,这跟读书笔记、学习笔记有什么不同?如果内容是摘抄或者复述的话,这不算自己的知识,也不属于自己的原创。”她比较在意的点在写作的内容不是自己的原创也能算是写作吗?或则说这种写作看来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所在。
我自己对这一部分是这样理解的:
1.我想到这个其实跟我学设计是一样的。在刚开始学设计的时候,自己对设计是没有任何概念和理解,老师说什么就赶紧记下,能吸收就吸收。在初期,为了学好设计,不得不去临摹好的作品或者说完全生搬硬套。但没有办法,你想要学的更好这一步你不得不去做,因为你需要去借鉴优秀的人是如何做的。
这是一个较长的时间积累,只有在积累足够多的练习,并且在练习时有自己的理解,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学习同样的东西,会有天差地别的现象,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知识理解和对知识的迁移吸收,这样最后才能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写作也是一样的,前期不会写就算是抄,抄到一定的时间也会有不小的改变。模仿只是前期很短的一个过程,当自己会写的时候,自然有说不完的话。
2.这个问题的根源就是在进行知识转换的时候,你始终会觉得这个知识好像就是从别人那里复制粘贴一样,从心底觉得这是抄袭。但这里有个比较关键的地方就是你自己对于这块知识有没有自己的思考,在写作输出时是否加上了自己的理解。真正的过程就是阅读,吸收,转化,应用,输出,把这些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3.在前期我对自己的写作能力认识的很清楚:就是写不出来。如果我能写的出来,那么我也不需要去把别人的素材抄过来了。但是我想要写,需要积累,抄袭复制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复制的这个过程里我有不断的思考,并进行素材积累。对于我来说这是件能让自己成长的乐事,而且我也相信这种情况不会存在太久,时间到了也就完全可以输出属于自己的知识。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所有人的写作都是需要借鉴。可能是很久之前看见过的一个知识点,然后在今天写出来,这种知识应该就是属于自己的知识吧。但是这个知识最初就是来源于别人,把之前抄过的知识进行了转移,最后在合适的场景进行了输出,变成了自己的知识。我们写作的目的就是这样,把别人的知识转移吸收变成自己的,那么再次在不同的场景下应用这个知识,自然而然就变成了自己的了。
在我自己看来这这是一种学习写作的方法之一,有的人可以接受但有的人不能接受,但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我能否通过这个方法得到自我成长,如果可以我就会继续做下去,如果不能我会直接选择放弃,寻找另外的方法。
最后一部分是关于职业规划的请教,这部分主要是Q姐在帮我梳理思路。其实我一直觉得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去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就一定会让每个人进步。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圈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于相同的问题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解答。
非常感谢Q姐对我的无私帮助,让我对职业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