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农民大国,却不是农业大国,也就是说农民占据的主要人口,可是农业生产水平却受到农业劳动力过剩的制约。
当前中国农民阶层与农业生产呈现三大特征:
1、人地紧张。
中国有19.5亿亩耕地,按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只需要5000万劳动力。而中国5亿农民,扣除未成年人,预计潜在失业人群3亿左右。
2、土地具有双重保障功能。
土地是生产资料,同时也是生存保障,农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功能都附加在土地使用权上。
对农村土地使用权确权,实质上国家对农民的社会福利的确权。现在,中国逐步建立新农合,正是通过社会化保障来使农民的社会福利与土地分离。
3、农产品交易的高成本。
由于中国实施了以自然村为界限的土地使用权的确权,7万自然村对应5亿农民,分散的土地使用权使得农产品供给与城市需求的交易成本高昂,包括运输和信息成本。
在经过40年的基建投资后,中国已经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也得到解决。
近几年自媒体的发展,使得农民可以从田间地头向城市消费者提供产品的真实信息。
由此,运输和信息成本大大降低,农产品的交易成本也随之下降,在同样的粮食价格(主要是农民的卖价)下,农产品的利润大幅上升,这也带来农民土地生产利润都上升,农民收入也随之上升。